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國內
        更好扛起糧食生產的重任——“天府糧倉”新實踐掃描
        发稿时间:2024-06-20 11:22   来源: 新華網
          摘要:夏日的水稻田,滿眼翠綠,一望無際,遠處高架鐵路橋上,一列列高鐵列車疾馳而過。

          

        c721930eabb7416cb3131c83c1cf76ee.jpg

         

          微風拂青苗,良田育稻秧。仲夏的川蜀大地,田間地頭一派火熱勞作景象。

          四川有著“天府之國”盛名,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省,素有“糧豬安天下”的美譽。

          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考察時指出,要“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四川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加強良種和良田的配套,多產糧、產好糧,為端牢“中國飯碗”作出更大貢獻。

          1良田筑“耕”基 “糧倉”再升級

          夏日的水稻田,滿眼翠綠,一望無際,遠處高架鐵路橋上,一列列高鐵列車疾馳而過。

          這是成都平原南端的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屬于“天府糧倉”的核心區。

          

        735d6c193f814a81850cfd8ca85f5b4d.jpg

         

          2024年6月7日,在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一列高鐵列車從高標準農田上方的高架橋上疾馳而過(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進 攝

          種糧大戶王元威感慨道,以前永豐村的農田不少是“巴掌田”“雞爪田”,如今,細碎零散的耕地變成了“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網、路相通、溝相連”的高標準農田,連片農田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種植。

          有良田才能種好糧。耕地紅線不僅是數量上的,也是質量標準。2023年,四川全面摸清6308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中高標準農田底數,實施“天府良田”建設攻堅提質行動,圍繞“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目標,全年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425萬畝。

          “有肥無水望天哭,有水無肥一半谷”,高標準農田建設離不開農田水利設施。農業大市四川綿陽,自2023年起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提水、輸水、蓄水、管水”四大工程,新增和恢復灌溉面積超100萬畝。綿陽市水利局局長馬建光說:“計劃總投資超100億元,將惠及群眾超100萬人。”

          

        2d6650800fe1463b86f5c8a235143173.jpg

         

          2024年6月13日拍攝的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塔水鎮雙埝村的水稻制種現代農業園區(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包成 攝)

          隨著家門口農田水渠的完工,四川綿陽梓潼縣石牛鎮種糧大戶白其軍已在新流轉的200余畝高標準農田里種上了水稻。“這兒的農田有灌溉保障,可用很多年。”白其軍說。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四川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常態化保護耕地,在省級層面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耕地保護的若干措施》,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成為本行政區域耕地保護第一責任人……一系列“組合拳”正在全力夯實“天府糧倉”根基。

          眉山、綿陽、達州等市分級分類建立耕地利用和撂荒地整治“兩本臺賬”,明確任務、責任、時限“三張清單”。經過集中整治,四川全省大面積撂荒地基本消除。

          

        080030fcdfb84ab58e823c22d2d4270d.jpg

         

          2024年6月13日,在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塔水鎮雙埝村的水稻制種現代農業園區內,幾名農民在水稻田里除草。新華社記者 高健鈞 攝

          綿陽市的糧食產量連年位居四川各市州前列,為有效遏制耕地撂荒,綿陽在逐村逐戶摸清撂荒地底數基礎上,分析撂荒原因,明確復耕承擔主體、復耕方式、復耕品種,形成整治方案。

          2023年,綿陽完成全部撂荒地整治340余畝;2024年,成都市將騰退低效果木地,恢復糧食等重要農作物種植5萬畝以上……

          建良田、穩耕地,四川正以扎實舉措夯實根基,推動“天府糧倉”建設邁向更高水平。

          2聚焦種子創新 守護糧食安全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也是糧食安全的關鍵所在。

          6月中旬,成都平原已“關秧門”,田間插秧結束。大邑縣種植大戶萬富旭每天都會查看秧苗生長情況。去年,他種植的水稻畝產超過800公斤,使用的稻種是“川康優2115”。

          “今年種了2200畝,產量高,還很省心。”看著綠油油的秧苗,萬富旭露出滿意的笑容。

          

        176dbb3e6e14488d84778e2fcf97ce92.jpg

         

          2024年5月13日在四川省廣漢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拍攝的成熟小麥田塊(左上)和水稻育秧場(右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進 攝

          “川康優2115”是西南作物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發掘培育的水稻新品種。實驗室黨委書記任萬軍說,實驗室圍繞糧食生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發掘培育的“川康優2115”入選全國農技中心公布的2024年度超級稻確認品種名單。

          據介紹,近3年來,西南作物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50多個新品種、10多項新技術年推廣面積已超過4000萬畝。

          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強化供種保障能力建設,培育壯大種業領軍企業……四川正在實施種業振興行動。

          

        b1435746b12f4905bf5e0d70c66b8746.jpg

         

          2023年9月9日拍攝的準備入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保存的種質資源。新華社記者 楊進 攝

          走進成都邛崍市的天府現代種業園,農用植保無人機、墑情監測儀等設備對水稻新品種進行全方位“看護”。天府現代種業園已建成國家級制種基地2.8萬畝,制種大戶、技術專家、種子研發公司、品種測試中心……這里已逐漸形成四川種業發展的“產業圈”。

          種業園里,還有占地面積約10畝的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可保存農作物種質資源52.4萬份,保存期可長達50年。

          

        2442c99c2a3f43898d98a7ace9214c39.jpg

         

          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天府現代種業園試驗田(2023年9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進 攝

          種業振興,不斷“開花結果”。眉山市東坡區目前已有雜交水稻制種面積2.8萬畝,年生產雜交水稻種子560萬公斤以上。東坡區岷江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管委會主任何濤說,永豐村建成了四川省規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種新技術中試基地,每年選育出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良品種。今年,基地正在對70個水稻新品種、5項新技術進行中試。

          沒有種質資源,育種就是無米之炊。作為全國四大育制種基地之一的四川,為全國貢獻了五分之一的雜交水稻種子、三分之一的雜交冬油菜種子,如今,以種業為重要抓手,提出到2025年,全省現代種業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初步實現由種業大省向種業強省轉變。

          3培育“新農人” 蹚出“興農路”

          糧食生產,關鍵在人。當前,川蜀大地涌現出一批批開得了新農機、懂得用互聯網的“新農人”,給鄉村帶來新理念、新技術,蹚出一條條“興農路”。

          “90后”種糧大戶王濤是土生土長的永豐村人,2019年底,他辭去深圳一家外貿企業的工作,回到家鄉流轉150畝土地種植水稻。

          “我從小就在田里干活,過去農民主要靠經驗種地,現在是靠科技種地。”王濤說,向其他種糧大戶“取經”的同時,他還積極參加農業農村部門組織的培訓,學到不少新技術。

          

        08f5bf6fa33d431fa5322d9e9f01f8ca.jpg

         

          2024年3月2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隆興鎮,農機手王李銳在操作植保無人機進行冬小麥田間病蟲害防治。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四川多地積極建機制培育“新農人”,出臺各類支持政策,讓他們留得住,干得起勁,帶動農民增收、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中江縣是四川糧食生產大縣,“90后”常滔是該縣永太鎮長河村的一名返鄉“新農人”,也是中江縣永太鎮金穗源糧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現在農業政策這么好,大戶有補貼,農技有培訓,農水、農田等基礎設施都建得好,只要有好想法,掌握新技術,就有很大機遇。”常滔說,合作社服務面積已從2022年的1萬畝增加到現在的2萬畝,覆蓋區域從本縣擴展至周邊縣區。

          

        3f6710840281454abbd1d9d5d72bbd83.jpg

         

          2024年4月3日,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天府糧倉數智水稻示范基地,新農人羅凱在循環式育秧機上查看水稻秧苗長勢。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扶持“新農人”、壯大新型經營主體隊伍,四川作出實施糧食擴面增產工程、量質并重建好“天府良田”、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等系列部署。今年,四川以糧食生產為主的新型經營主體達到3.8萬余個。

          

        6d28e2f29b894d2b999a66b2c4e6af65.jpg

         

          2024年3月2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隆興鎮,新農人王伶俐(左)和拖拉機手交流。新華社記者 王曦 攝

          四川糧食生產的方式正在悄然變化,新型經營主體以更高的效率推動“天府糧倉”朝更高水平邁進。作為全國十三個糧食主產省之一和西部唯一的糧食主產省,2023年四川糧食總產量達718.8億斤,創下26年來新高,“天府糧倉”為端牢“中國飯碗”提供了堅實保障。

          肩負歷史使命,扛起時代責任。川蜀大地上,正呈現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豐收圖景……

          (來源:新華社)



        相关新闻: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 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网站| 亚洲韩国—中文字幕| 日韩无码系列综合区| 无码av最新无码av专区|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在线观看|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 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视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免费|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 合区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超清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 特级小箩利无码毛片|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夜夜添无码试看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字幕无免费| 日本中文字幕中出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最新版 |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天堂资源8中文最新版| 最好看的中文字幕2019免费| 最近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最近2019免费中文字幕视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