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綿陽市農科院組織召開風味番茄品鑒暨綿番1號測產驗收會。
由省種子站、西南大學、省農科院、四川農業大學等相關專家組成的鑒定組,對“綿番1號”進行了田間現場測產驗收。測產結果顯示,“綿番1號”平均畝產6825.5公斤。
“綿番1號”是綿陽市農科院最新選育的抗TY耐儲運高端紅果設施番茄新品種,先后被評為第20屆廣東種業大會和第9屆成都種業博覽會重點推介品種。該品種是無限生長型,具有耐低溫果型好、商品果率和精品果率高等特點,已在四川、云南、新疆、山東等地示范推廣。
“市農科院選育的這些番茄新品種在口感、顏值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具有很好的推廣性。”四川省綿陽科興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賴鵬觀摩了測產驗收會后表示,將加強與市農科院的合作,讓更多老百姓吃上“綿陽造”特色番茄。
據了解,我國是世界上番茄種植面積和產量最大的國家,種植的高端紅果番茄以國外品種為主,國內品種缺乏競爭力,難以適應生產需要,番茄種業面臨“卡脖子”難題。
經過多年時間的攻關,由市農科院果蔬研究所選育的“綿番1號”“綿番328”“綿番2號”“綿櫻3號”等番茄新品種已成為國家登記品種,并進行示范推廣。
“綿陽造”番茄為何能成績亮眼?市農科院果蔬研究所所長黃海濤說,果蔬研究所——
◆先后與以色列、法國、意大利等國家及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四川農業大學、西南大學等科研單位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與多家蔬菜種企合作,實現了產學研、育繁推的有機融合;
◆在游仙、涪城、北川、平武等地建立了十余個科研示范基地,為科研成果快速轉化,更好服務于綿陽及周邊蔬菜產業發展以及綿陽種業強市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科研支撐。
(涪江觀察記者 王何力 唐顯枚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