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魏馮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簡稱《措施》),提出落實各級政府辦醫管醫責任、完善醫院內部管理體系和機制等10項措施,旨在健全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公平可及、方便可負擔的高品質醫療服務。
《措施》提到,落實各級政府辦醫管醫責任。如嚴格執行各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規范公立醫院分院區設置、床位規模、建設標準和大型醫用設備配備,嚴禁公立醫院舉債建設和舉債購置大型醫用設備;探索多種形式的中醫醫院投入傾斜政策,切實加大對中醫醫院投入力度等。
提升醫療服務和科研創新能力方面,《措施》提及,依托高水平公立醫院爭創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支持高水平公立醫院建設疑難復雜專病及罕見病臨床診療中心、人才培養基地和醫學科技創新與轉化平臺,組建專科聯盟、專病聯盟和遠程醫療協作網。支持市級醫院加強臨床重點專科、專病中心建設,爭創省區域醫療中心。支持縣級醫院建設腫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創介入、麻醉疼痛診療、重癥監護等“臨床服務五大中心”和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急診急救五大中心”。
加快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面,探索支持醫療服務優質優價,有序擴大藥學類價格政策實施范圍,研究完善符合“適老化”要求的價格政策,強化醫療服務價格和醫用耗材集采協同聯動。
優化醫保管理和支付方式方面,鼓勵各地探索符合中醫藥特點的醫保支付方式。推進長期、慢性病住院醫療服務按床日付費。對實現人員管理、財務管理、信息系統、醫保結算、考核監管等統一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可實行“一個總額付費、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醫保支付管理。
建立協同高效綜合監管體系方面,如建立完善衛生健康、醫保、中醫藥等部門定期共享醫療費用、醫院運營、藥品耗材采購使用、醫療服務價格、醫保支付、行政處罰等信息的機制。公立醫院定期向社會公開財務狀況、績效考核、質量安全、服務價格和醫療費用等信息。
《措施》提到,構建以人為本和諧醫患關系,如二級及以上醫院建立門診和入出院“一站式”服務中心,開展醫學影像等資料跨機構共享調閱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全面推行預約診療、移動支付、床旁結算、檢查檢驗一站式預約及結果推送、藥物配送等便捷化服務,推廣“信用就醫”“一次掛號管三天”等服務模式。完善以醫療責任保險為基礎、醫療意外險為補充、人民調解為主渠道的醫療糾紛預防化解策略。
《措施》還提到,要完善醫院內部管理體系和機制、健全藥品耗材和醫用設備供應保障體系、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和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等。如嚴禁向科室和醫務人員下達創收指標,嚴禁將薪酬與藥品、衛生材料、檢查、化驗等收入掛鉤;公立醫院建立防范廉潔風險長效機制;公立醫院全面設置法務部門或“法務專員”等。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