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藥創新藥龍頭企業——康緣藥業,一直以來積極以科研創新、智能制造、合規運營等為抓手,在公司經營管理各個方面深化改革,積極踐行高質量發展。
作為創新中藥企業,康緣藥業始終將研發立為公司發展的重中之重。康緣藥業副董事長、現代中藥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振中介紹說,目前康緣已經建成連云港、南京、上海等多處科研基地,建有中藥制藥過程控制與智能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中成藥智能制造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研平臺,獲發明專利授權600多件,承擔國家及省級以上重大科技項目40多項,擁有中藥新藥53個,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中國專利金獎2項,連續多年位列“中國中藥研發實力排行榜”第一。在科技創新上,康緣藥業一直站在中醫藥創新引領醫學革命的角度來思考,不斷釋放科技創新發展新動能。
經過多年努力,立足國家級科研平臺,康緣藥業做了很多行業突破:創建以功效成分群為關鍵質量目標的智能制造技術體系,突破關鍵技術。
“從公司角度來說,是基于業務高質量健康發展的需求;從行業角度來說,專業學術也是醫藥從業人員的使命所在、價值所在。”康緣藥業總經理楊永春說。之所以有業務發展需求,是因為康緣產品的一系列科學理論、科研創新和新技術應用,需要讓更多的醫療從業人員了解。康緣在行業首次提出了以功效物質為核心的中成藥解碼理論,為中藥制藥過程“控什么”“如何控”提供理論基礎。“比如我們的‘解碼中藥’‘功效成分群辨識’和‘基于全過程質量控制的中藥智能制造’,通過這些理論技術,保障了藥品的有效性、穩定性、一致性,熟知、解釋這些理論點,會讓一線從業人員更有信心應對疾病。”要用現代科學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讀創新中藥的原理。
從行業角度來說,我們的客戶是廣大醫護人員,是廣大患者。我們的產品需要向臨床一線人員做專業精準的介紹,而且康緣的創新中藥面對的不僅僅是中醫醫生,還有更廣大的西醫醫生,要跟他們說明白、講清楚中醫藥療效,把康緣獨家創新中藥的學術信息和臨床價值精準傳遞給醫生,幫助中醫和西醫的醫生都更好地理解創新中藥、認可創新中藥。
同時,康緣將員工素質提升作為學術探索的另一個有效路徑,依托公司內部的“潘醫生工程”,康緣對一線員工開展了常態化、系統化、專業化的學術培訓。“通過潘醫生工程的學習,公司內部員工都收獲很大,市場一線同事借助此學術專業平臺,通過自身學習,不斷轉變為康緣創新醫藥專業信息提供者,轉變為最佳診療方案的提供者。”康緣藥業副總經理潘宇介紹說。
據了解,“潘醫生工程”目前已經發展到升級版本,一線員工的學術素養也得到了明顯提升,康緣獨家創新中藥的學術信息、臨床價值,也正在第一時間傳遞給醫療行業一線從業人員。
有了過硬的科研實力和突出的學術能力,康緣決定將改革繼續往深層次推進。在康緣,更深層次的改革就是全面合規化。
“在康緣,合規就是基因。”康緣藥業總經理楊永春介紹說。“合規建設既是康緣現代企業性質所需,也是全面打造新質營銷力的必由之路。”對于合規建設,康緣始終堅持把合規放在首要位置,夯實創新發展根基。全面合規升級就是一次大改革,改革聚焦著眼未來,所以這個過程可以說很難,改革陣痛也讓企業承受著很大壓力。
“我們是目前醫藥市場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合規的企業之一,擁有強大的學術、創新支撐,我們也將一直堅持到底、一抓到底。”楊永春說,現在的康緣左手抓學術,右手抓市場培育,更嚴控上市公司的規范治理,實現了營銷模式再升級、合規轉型再上新高度,“我們統稱這個過程是在打造中藥市場的新質營銷力。”
從科研到智能制造再到合規管理,可以說每個環節都與企業命運緊密關聯。楊永春表示,我們正在整合企業各方面優勢資源促進高質量發展,也希望通過自身努力,為行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新動能。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