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辦法提高裝備管控水平、維保效率質量,這是降低裝備運行成本的重要環節……”日前,在綿陽經開區某裝備維保企業總經理何宇的辦公室里,來自工信部門以及智能制造、工業軟件領域的有關人士,就推進工業領域裝備管控與維保數字化建設與實踐,與何宇團隊進行火熱的探討。
這是市經信局開展“智改數轉”小課堂活動以來,又一個從滿足企業需求出發、深入探索服務模式的主題沙龍活動。
參加沙龍的何宇團隊從事裝備維修多年,對工業裝備以及維修保養體系建設有較為深入的探索和認識,其推行的裝備維保總包模式為很多企業節省了成本、解決了后顧之憂。對于如何推進裝備數字化管控、預測性維護和平臺化維保,何宇團隊都給出了建議。參加沙龍的中材智能、鼎捷智能等企業代表也介紹了各自在裝備維保數字化能力方面的情況,并就系統平臺與企業實際結合、裝備數據采集與轉換等話題展開了討論。大家一致認為,裝備維保的數字化、維保資源的共享化和維保服務的平臺化是大勢所趨,不僅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剛需,也是服務智能化、高端化的必然。
一個小沙龍探討了一個大課題,參加沙龍的各方都覺得有收獲。市經信局也表示,將仔細研究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推動平臺建設和體系建設,從細分行業和單一品類出發,把數字化公共服務做得更實、更貼合企業需求。
據了解,此次組織數字化維保方案供應商和傳統維保服務商一起交流,也是對裝備管控和維保數字化市場前景、技術要點的一次探討。在制造業領域,生產設備的管控、保養、維修、耗材乃至裝備采購都是企業管理的重點關鍵環節,其支出也是生產成本的重要構成。如何提高裝備管控水平、維保效率質量,降低裝備運行成本,已經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也是實現區域有關資源優化配置的大課題。
基于此,在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市經信局對如何運用數字技術為更多企業提供普遍服務,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給予了長期關注和探索。市經信局表示,將持續從小問題、小需求、小場景入手,結合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區域特點和需求,探索更具實效的服務模式,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涪江觀察記者 謝艷 實習生 陳靜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