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再度受到央視重點關注!
今天(8月18日)19:30,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播出的《中國輿論場》【勇立潮頭啟新程】專欄用三分鐘聚焦綿陽,展現綿陽作為中國科技城的硬核實力及實施改革創新、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
來看報道——
記者 劉思思:這里是日新月異的中國(綿陽)科技城,綿陽以科技為名、因創新而興。這里趟出了怎樣一條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路徑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以“新”賦能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記者 劉思思:這可不是一塊普通的布料,它具有阻燃的特性,看,它不像一般的布料一點就著,而且產生的煙霧很少,這是綿陽企業研發的先進材料,已經廣泛用在軌道交通、醫用紡織品等領域。
還有這塊用于手機屏幕保護又“軟”又“強”的蓋板玻璃。在綿陽,時常都會傳出“國際領先”“打破壟斷”的好消息,電子信息、先進材料等優勢產業蓬勃發展,新型顯示、核技術應用、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茁壯成長……綿陽以創新賦能,正串聯上下游產業鏈,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乘“云”直上 綿陽與世界“同頻共振”
改革創新重在“破圈突圍”。綿陽啟動“云上大學城”“云上科技城”建設,在全球范圍“招攬”創新資源。
記者 劉思思:這里是入駐“云上大學城”的浙江大學創新團隊,他們在綿陽開發出了“鈣鈦礦發光量子點技術應用”成果,可應用在新型顯示領域,大幅提升畫面的色域值,讓視覺體驗更舒適更健康。
綿陽市科技局副局長 何波:“云上兩城”向全國乃至全球撒下一張創新網,目前已匯聚33所高校、35個創新創業團隊,并推動多項成果在綿落地。
內暢外聯 綿陽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樞紐
記者 劉思思:科技、工業加速跑,離不開四通八達的大交通。這里是綿西高速,它全長123公里,是綿陽至重慶的又一條快捷通道,在促成綿渝深度合作的同時,它讓更多“綿陽造”走向了全國。
從“十三五”到“十四五”,綿陽一張藍圖繪到底,兩輪交通大會戰累計投資超1300億元,綿陽機場貨運專機、綿西綿遂高速等多個交通項目加速建成,一張現代化、立體化綜合交通網越織越密,讓綿陽加速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樞紐地位越加顯現。
綿陽:改革引領 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
記者 劉思思:勇立潮頭啟新程。搭乘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東風,綿陽文旅、教育、醫療等各項事業也乘勢而進,蓬勃興起,綿陽正化科技優勢為民生福祉,變科技之城為幸福之城。錨定打造“成渝副中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正推動綿陽科技城蓄勢賦能、闊步前進。
(涪江觀察記者 魯文林 謝斌 劉思思 包成 費帥)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