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第十一屆中國中西醫結合血管病學大會召開,由河北省中西醫結合醫藥研究院賈振華教授牽頭完成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脈絡學說營衛理論指導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鏈研究”項目取得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其中4項子課題研究成果已登上國際醫學權威期刊。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陳香美院士致辭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陳香美院士在致辭中強調,自2012年吳以嶺院士創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血管脈絡病專業委員會并舉辦首屆大會以來,該領域的研究與學術交流不斷深化,成為重要的品牌學術會議。在現任主委賈振華教授的帶領下,項目不僅開展了多中心、大樣本的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還發表了多篇高水平的SCI論文,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績。
賈振華教授作《心血管事件鏈系統干預新策略構建及應用》主題報告
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取得重大成果
賈振華教授在會上作了題為《心血管事件鏈系統干預新策略構建及應用》的主題報告,詳細闡述了項目在心血管事件鏈系統干預方面的突破性進展。他指出,心血管疾病常呈鏈條式發展,亟需開辟系統干預的新途徑。為此,項目團隊在證治規律、療效機制及循證醫學評價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果。
理論創新:基于營衛理論揭示心血管事件鏈系統干預證治規律
賈振華教授表示,在吳以嶺院士團隊構建起來的脈絡學說營衛理論指導下,基于心血管事件鏈關鍵病種,構建了古代+現代的多源醫案數據庫,通過多維數據挖掘分析,揭示心血管事件鏈系統干預證治規律。該項目提出的“治本病,防未病”的原創觀點,即防上游因素、治當前病變、控下游傳變,為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鏈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機制探索:揭示通絡藥物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鏈療效機制
項目利用現代實驗技術開展了系列基礎研究,以揭示津力達、通心絡、參松養心、芪藶強心等通絡藥物“防上游因素、治當前病變、控下游傳變”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鏈的機制。這些研究揭示了通絡藥物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鏈關鍵環節、關鍵機制、關鍵通路、關鍵靶點,還闡明通絡藥物“治本病,防未病”科學內涵。
臨床驗證:高質量循證研究證實通絡藥物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鏈
“脈絡學說營衛理論指導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鏈研究”項目共完成通絡藥物干預代謝綜合征多代謝異常、冠狀動脈易損斑塊、急性心梗、射頻消融術后房顫復發、慢性心衰等5項遵循國際標準的高質量循證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津力達、通心絡、參松養心、芪藶強心等通絡藥物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改善預后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寶峰、賈偉平、田金洲等教授組成的驗收專家組對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認為:“組織管理規范,取得中醫藥系統干預心血管事件鏈重大突破,成為中西醫結合研究的典范!”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