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國防科技工業強區
游仙:匯聚青春力量 彰顯青年擔當
依托青年之家實體化陣地,開展“點單式”服務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興。
當前,在游仙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共青團游仙區委始終堅持黨建帶團建,團結帶領全區廣大團員青年積極投身經濟社會發展,在思想政治引領、服務中心大局、助力青年成長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為游仙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國防科技工業強區貢獻更多青春智慧和力量。
青年創業者何飛直播帶貨助力鄉村振興
強化思想引領 筑牢青年信仰根基
4月25日,在綿陽職業技術學院某會議室里,“富樂星火”青年宣講正在進行。臺上,省青聯委員、青年宣講團成員申小婷,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游仙紅色故事娓娓道來;臺下,青少年聚精會神,被那段烽火歲月深深震撼。
然而,在宣講前期,青年宣講團的成員們還在為如何講解犯難。“既要避免說教感,又要突破時空壁壘,讓青少年們與革命者產生情感鏈接,這樣的宣講,才會有意義。”對于宣講這件事,成員們進行反復推敲,力求找到最佳表達方式。
“精準對接是理論傳播的重點之一。”團區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同人群感興趣的宣講主題、宣講形式都不盡相同:中學生偏好沉浸式故事體驗,新興產業青年關注紅色精神與職業發展的融合,社區青年則更傾向實踐案例解析。對此,團區委把思想政治引領作為首要任務,通過多種形式引導青年堅定理想信念,聽黨話、跟黨走。在積極組織開展“青年大學習”中,僅2025年前4個月,就動員青年學習達數萬人次,參與率在全省名列前茅,讓黨的創新理論在青年中入腦入心。
同時,組建“富樂星火”青年宣講團,吸納優秀青年加入,深入學校、社區、企業等開展主題宣講活動,讓他們用青年的視角、青年的語言,講述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奮斗的故事。截至目前,該宣講團已累計開展宣講活動百余場,覆蓋團員青年數萬人,切實增強了青年黨員團員的政治素養和綜合能力。同時,開展“奮進新時代”“致敬科學家”等線上線下主題團日活動20余場,激發青年愛國熱情和奮斗精神。
青年志愿者到中小學義務授課
融入發展大局 展現青年擔當作為
看游仙,在各個產業園內、辦公樓里、招商隊中,處處都有著“青春”的樣子。
這是團區委為了充分發揮青年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在服務中心大局中,圍繞全區“3+3”重點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組建了7支產業招商引資青年突擊隊,進一步推動了激光技術應用、核技術應用和航空與燃機等特色產業及智能裝備、先進材料、電子信息、數字經濟等優勢產業鏈招商引資工作。
“自青年突擊隊成立以來,已有效推進游仙區簽約5億元以上項目13個,助力招引26家企業在游仙注冊發展。”團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除此之外,游仙積極打造志愿服務特色品牌,以黨建帶團建為引領,整合青年之家、童伴之家等現有陣地,推行“黨支部+共青團+青年之家+青年志愿服務隊”工作機制,構建青年參與社會治理的人員、項目、陣地、資源“四位一體”工作格局,實現全區青年志愿服務隊伍全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游仙創新發布游仙區青年志愿者IP形象“志游俠”,并開展游仙區首屆青年志愿服務交流展示活動,制作具有游仙共青團特色的文創產品,進一步拓展游仙青年志愿服務品牌的影響力。
“我們依托‘志愿四川’平臺注冊青年志愿者超2.4萬人,以‘青春志愿’‘兩愛一靚’為主題,廣泛組織志愿者開展‘青春志愿,愛在旅途’‘青春志愿,愛在社區’‘青春志愿,守護生命’等活動1000余場,累計服務時長超6萬小時,看望慰問上千余名貧困留守兒童,發放慰問品、慰問金30余萬元。”團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科博會、激光科技產業大會等各類大型活動期間,團區委主動作為,積極組織青年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輸送青年志愿服務力量上千人次,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肯定與贊譽。
“富樂星火”青年宣講
深化校地合作 賦能基層社會治理
如何加強高校與團組織的合作,引導青年大學生走進基層、感知基層?
團區委作答:始終堅持黨建帶團建,聚焦強紐帶、搭平臺,提升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貢獻度,實現青年人才發展與基層治理創新齊頭并進。
一方面,著眼全覆蓋,搭好校地合作“連心橋”。全面推進“逐夢計劃”,聯合高校團委開展大學生寒暑期實踐活動,吸引100余名青年大學生深入各鎮街、社區實習實踐。
同時,先后與北京大學、西南科技大學、綿陽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高校簽訂校地合作協議,在團組織建設、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支持高校與區級部門、鎮(街)、社區共建思政實踐課教育、社會實踐等基地,形成校地良好互動。
依托校地合作平臺,選拔高校優秀教師進入團區委班子任職,面向高校大學生選聘基層團組織副書記,選派大學生兼職鎮街、社區青年干事,進一步充實基層團干力量。
另一方面,瞄準結合點,提升基層治理“貢獻度”。聯合高校團委開展大學生寒暑期實踐活動,為高校學生提供基層實習實踐崗位上百個。舉辦北京大學學院實踐團來游思政實踐活動,組織高校學子實地參觀學習游仙在科技創新、鄉村振興與基層治理等方面成果,引導高校青年學子為地方發展建言獻策30余條。
依托童伴之家、青年之家實體化陣地,開展“點對點”聯系,堅持“點單式”服務,以項目化工作方法服務基層。鼓勵高校青年志愿者每年深入基層社區、村落開展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衛生環保、扶貧幫困、智慧助老、兒童關愛、直播帶貨等志愿服務活動上百次,推動青年學生在實踐中了解社情、增強責任、鍛煉才干。
在一次次志愿服務活動中,青年志愿者們以青春激揚城市活力,以奉獻傳播城市魅力,更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自我成長。正如參與活動的志愿者所說,“每一次服務,都是一次挑戰與成長,不僅鍛煉了組織協調能力,更學會了如何在團隊中發揮作用。”
特色產業招商引資青年突擊隊出征
聚焦青年需求 助力青年成長成才
“在不斷增強游仙青年獲得感和凝聚力的同時,我們還在青年就業創業與事業發展方面持續發力。”團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團區委始終關注青年所思、所憂、所盼,積極為青年成長成才、建功立業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在服務青年就業創業方面,組織開展創新創業培訓12次,邀請創業導師和成功人士針對青年需求開展專業培訓,幫助轄區創業青年爭取小額貼息貸款150萬元。實施四川青年創業促進計劃(SYE),為全區多個項目申請無息貸款支持和創業導師面對面輔導,助力青年創業夢想起航。
“在游仙創業,能獲得實實在在的支持!”四川昊煊科技有限公司、綿陽市龍振泉興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何飛對此深有體會。這位85后,自2020年擔任龍泉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以來,帶領龍泉村榮獲省級衛生村、省級六無村、省級便民服務室、市級農民工綜合服務站、綿陽市返鄉入鄉創業明星,經團市委推薦進入“我們村的年輕人”領頭雁培養計劃省級人才庫,并參與團省委組織相關培養計劃實踐鍛煉,系統學習掌握如何通過技術革新和創意開發來促進鄉村產業升級等關鍵技術。
而在服務青少年學習方面,游仙組織開展留守兒童暑期夏令營,服務400余名留守兒童,并聯系公益企業為轄區貧困義務教育兒童資助5萬元。積極推進“青伴計劃”項目,利用屬地豐富的科研院所資源,邀請院所內的青年科技專家、志愿者利用工作之余到中小學開展義務授課等活動,目前已開展8期,拓寬了青少年的視野,豐富了他們的知識儲備。
不僅如此,為解決青年交友難問題,游仙舉辦多季交友聯誼活動,覆蓋科研院所高校、行政事業單位、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等領域青年2000余人,促成100多對單身青年牽手成功,搭建起青年溝通交流的平臺,讓青年在游仙不僅能成就事業,還能收獲愛情。(王耀 記者 周鈺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