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7月8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云前往三臺縣調研防汛抗旱、農旅融合、現代種業等工作,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守住防汛抗旱安全底線,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更好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到西平鎮敬老院地災防治點,李云聽取三臺縣本輪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情況匯報,督導檢查西平鎮敬老院地災隱患點治理情況。他強調,要加強地災隱患點治理,對排查出的問題隱患能整改的立即整改銷號,一時整改不了的要及時轉移受威脅群眾,并加強監測預警,完善應急方案,切實降低災害風險。面臨即將到來的“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要始終繃緊防汛減災這根弦,切不可輕心大意,全力做好各項防范應對工作,堅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在樂安鎮青脆李現代農業園區,李云察看園區建設,了解農文旅融合發展情況,并向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宣講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他強調,要聚焦省委全會明確的目標任務,因地制宜做足做好做活“土特產”文章,更好將民俗風情、農副產品等轉化為有特色、有價值的文旅商品,以農文旅深度融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要建立健全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鼓勵更多農民參與到產業鏈各環節,在實現園區發展的同時,更好帶動周邊群眾就業增收。
祠堂灣水庫建成后可解決三臺涪東片區7.95萬畝農業用水、7.82萬群眾飲水及縣城50萬人的應急備用水源問題。來到項目建設現場,李云察看項目進度,了解三臺縣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及防汛抗旱情況。他強調,要在確保汛期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科學組織施工力量,盡量把工期往前趕,推動工程早竣工、早見效。要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科學蓄水、高效調水,大力推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持續完善水利灌溉體系,保障群眾生產生活用水需求。要依托水庫建成后形成的自然風光,精心做好農文旅體商融合發展文章,提前謀劃好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切實把綠水青山更好轉化為金山銀山。
種業是發展現代農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來到四川臺沃種業萬噸種子智能加工倉儲中心,李云詢問企業生產經營和科技創新情況,了解三臺縣發展現代種業情況,鼓勵企業在種業發展道路上精耕細作,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李云要求三臺縣和有關部門要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助力企業早日入圍全國種業20強。要聚焦現代種業特色產業新賽道,抓好產業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加快推進種業園區建設,不斷提升良種供應保障能力,為綿陽加快建設全國種業強市、更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市政府秘書長余青根,三臺縣及市級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等參加。
(涪江觀察記者 安達福/文 蔣浩/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