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納體育數字化產業園
萬噸種子加工廠車間一角
紡織服裝、健康食品、高性能復合材料聚鏈成勢,從制造邁向“智造”
生豬種業、油菜制種、麥冬精深加工“三駕馬車”向百億級集群沖刺
科技智造與智慧農業項目相繼投產,新質生產力加速孕育
3家國家級“小巨人”、11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0家高新技術企業、14個省級以上技術研發平臺構筑起創新矩陣
鴻泰集團車間內,锃亮的摩托車輪輞在自動化生產線上流轉如飛;五里梁創新科技孵化園里,嶄新的AI高速銅連接器正完成最后檢測;蘆溪工業片區,萬噸種子智能加工中心內,精選良種順著傳送帶徐徐前行……盛夏時節,走進三臺工業園區,一派火熱景象撲面而來。今年上半年,三臺縣產業強圈建設捷報頻傳,建圈強鏈戰略為這個丘區農業大縣注入強勁的現代產業動能。
□ 劉玉明 文/圖
智造升級
傳統制造的“破圈”之路
在三臺縣鴻泰集團第三生產車間,生產線上30臺數控機床發出整齊的鳴響,日產4300套車輪的數字創下該公司今夏生產新高。“這批外置式無內胎鋁輪輞將發往廣州。” 制造部長周崇文介紹,印有“TUBELESS”標識的銀色輪輞采用新型鋁合金配方,讓重量減輕18%,承重卻提升25%,上半年靠它拿下3家新能源摩托車企大單,更是出口東南亞的明星產品。
這抹銀色閃耀的背后,是千萬元級的數字化投入。機械臂精準焊接,智能系統嚴控品質,即將上線的智能倉儲將發貨周期壓縮至48小時。智能化改造的成效直接體現在報表上——上半年產值1.24億元,同比增長23.7%,超額完成進度目標。集團總經理何思靜表示,“下半年深化市場、保障產能,全年目標我們志在必得。”
在鴻星爾克(綿陽)實業有限公司車間智能縫紉機前,工人們正熟練操作,一片片布料在人機密切配合下,漸漸成型,勻速滑動的智能吊掛正在將產品送往下一個工序。
“新式智能縫紉機能通過微電腦智能處理,實現生產調控和品質監測,有效提高生產效能約30%以上。”公司生產總監徐志云介紹,企業與SAP、IBM等公司合作,融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運用,打造數字化核心競爭力,同時在品牌、產品及服務方面持續發力,效益不斷攀升。
為激活紡織鞋服產業智能制造動能,三臺縣先后支持引導佳聯佳禧、鴻星爾克等龍頭企業與西安工程大學、四川紡織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共建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究平臺,推動產品技術含量和質量效益顯著提升。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全縣規上工業產值同比增長12.5%,新增規上及小升規企業8家,13家企業沖刺省級創新標桿。全縣6家企業獲“智改數轉”資金扶持,100戶規上企業完成數字化診斷……科技賦能下,三臺傳統制造正撕掉“低端”標簽,向價值鏈上游攀升。
沃野“鏈”變
從田間到全球的增值之旅
當工業引擎轟鳴,三臺賴以立身的農業,同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產業鏈革命。
今年6月19日,三臺這個國家級制種大縣迎來里程碑時刻——萬噸種子智能加工生產線及倉儲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竣工投產,這標志著三臺縣種業發展正式邁入智能化、高效化的新紀元。
作為農業大縣,三臺縣高度重視種業發展,于2023年底正式啟動萬噸種子智能加工生產線及倉儲配套設施建設項目。該項目囊括智能加工中心、原料庫、恒溫恒濕的低溫庫及綜合服務設施,設計實現水稻、玉米、油菜、小麥等種子年加工能力超萬噸,倉儲能力達7000噸。萬噸智能加工中心的投產,為三臺縣制種園區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支持,助力“川種”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讓“川種”以穩定優質的供應在長江中下游市場贏得戰略先機。
與此同時,在新生鎮德民村,正邦科技種豬場的工程師輕點鼠標,數千頭核心種豬的基因數據在屏幕上實時跳動;位于劉營鎮龍溝村的綿陽市特研種業有限公司實驗室里,董事長陳華林和兩個兒子正在討論今年下半年一個油菜新品種的培育。如今,“三臺造”種豬輻射西南,優質油菜種子推廣超百萬畝,丘嶺坡坎變身“黃金花海”。
產業鏈條的延伸讓土地饋贈身價倍增。老馬鎮“人之源”麥冬專業合作社,現代化設備高速運轉,麥冬塊根變身為可直接出口的精致飲片;太極集團的深加工基地里,麥冬萃取物、含片等高附加值產品陸續下線,遠銷海外;鐵騎力士60萬噸飼料廠、斯坦瑞中央廚房等項目扎根,串起從育種、飼料、加工到餐桌的完整閉環;油菜籽壓榨出香濃菜油,餅粕轉化為高蛋白飼料——資源在鏈條中“吃干榨凈”……
在三臺電商物流中心,車流如織。“三臺造”包裹飛向全國乃至全球: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潼川豆豉”征服南北食客,有著皮蛋“愛馬仕”之稱的智華皮蛋走出國門,古井貢米、臺沃香等系列產品通過冷鏈與電商網絡,直達都市商超……具有三臺特色的風味,正以品牌化、標準化之姿擁抱世界。
園區聚變
特色圈鏈構筑強“磁場”
在三臺縣五里梁創新科技孵化園,隨著第一批精密銅連接器下線,總投資3.2億元的AI高速銅連接項目正式投產。車間內,全自動電鍍線上金光流動,智能檢測儀精準掃描著數據傳輸的“神經脈絡”。“我們填補了西南地區AI硬件產業鏈關鍵環節空白。”項目負責人王工指著產品介紹,“這些連接器每秒可傳輸百萬兆數據,專供AI服務器集群,預計年產值達1.5億元。”
產業動能奔涌的背后,是精心構筑的園區平臺和清晰的“圈鏈”謀局。三臺工業園區作為省級開發區,猶如一臺精密的產業引擎,其下轄的五里梁、兩江、蘆溪三大片區,各展所長:五里梁聚焦高性能復合材料,兩江片區紡織服裝企業集聚,蘆溪片區則成為健康食品產業高地。2024年,園區75戶規上企業實現產值176.32億元,紡織服裝、健康食品、高性能復合材料三大主導特色產業產值占比近90%,集群效應凸顯。
“已有3家上下游企業來考察。”三臺縣工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家深圳電路板企業計劃入駐毗鄰地塊,蘇州連接器模具供應商也在洽談設立分廠。
就在7月23日,三臺縣紡織服裝產業建圈強鏈推介會暨安吉納體育數字化產業園投產啟動儀式舉行。作為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現代化體育用品智能制造基地之一,其投產標志著三臺在四川推動“體育+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千億級體育產業集群的戰略布局上搶先領跑。
安吉納體育數字化產業園融合前沿的數字化技術與體育產業精髓,工廠深度融合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從原材料入庫到成品出庫的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安吉納訂單增長30%,二期制衣廠全面投產,智能設備讓效率翻倍。”安吉納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顯中介紹,從3D設計到智能分揀,從無人搬運到個性化定制單元,數字化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他還透露,公司將繼續加大投資,計劃今年開始籌建在三臺的第三個項目安吉納成品鞋數字化生產工廠,預計2026年投產。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