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主題,在社區暑托班開展趣味科普
深入社區送“減碳錦囊”
8月15日,涪城生態環境局、涪城區公安分局森林警察大隊聯合臨東社區,在富臨大都會小區開展“全國生態日”主題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志愿者向市民分發生態環境保護、大氣污染科普、“無廢城市”建設等知識宣傳手冊,還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實際案例,傳授節水節電、舊物改造、綠色出行等日常減碳“錦囊”。
“過期藥品屬于有害垃圾,需要單獨投放,不能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面對群眾的疑問,工作人員逐一耐心解答,幫助大家理清生態保護與日常生活的關聯。市民范婷婷說:“聽了志愿者的介紹,我真切感受到,保護環境不只是口號,更是關系咱們身體健康的大事。以后,我也要當宣傳員,提醒家人朋友一起守護好生活環境。”
志愿者為市民講解環保知識
活動中,工作人員還收集了市民對環保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為今后改善和提升環保工作提供有益參考。
城鄉聯動掀起宣傳熱潮
8月以來,平武縣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主題,在全縣范圍內掀起全國生態日宣傳熱潮。
縣生態環境局等部門在報恩寺廣場設置宣傳主陣地,通過展板展示、政策解讀、入戶宣講等形式,向商戶與居民發放環保手冊,普及低碳生活技巧;縣林草局聚焦青少年群體,走進社區暑托班,以“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主題開展趣味科普;縣圖書館打造“知識+實踐”雙平臺,通過生態主題圖書漂流活動、“廢紙板變彩色輪”科學實驗等,讓大家領悟資源循環價值。
向市民傳授日常減碳“錦囊”
各鄉鎮也同步開展特色活動,形成城鄉聯動格局。泗耳藏族鄉利用趕集日設立宣傳點,向村民發放可降解環保袋,講解秸稈還田技術等知識;高村鄉組織開展“河道清潔志愿行”活動,發動村民清理河岸垃圾,守護水源地;水晶鎮中小學開展“我的家鄉綠地圖”繪制活動,引導學生記錄本土動植物資源,強化鄉土生態認同……這些接地氣的實踐活動,讓環保意識在田間地頭扎根生長。
機關社區共植環保理念
8月15日,“三臺縣第3個全國生態日進機關主題宣講活動”在三臺縣政務服務中心舉行。環保志愿者圍繞“美麗中國我先行”“生活垃圾分類”“綠色低碳、共建節約型單位”分別作主題宣講,還走進政務服務中心機關事務辦公室、業務辦理窗口等地,向工作人員和辦事群眾發放生態文明建設宣傳資料,耐心講解節能減排、垃圾分類等環保知識。
現場演示垃圾分類的意義
“經過了解,我對生活垃圾和環保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三臺縣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侯金豆說。市民宋艷也表示,要從自家做起,從節約糧食、水、電做起。
在北壩鎮北塔路社區,志愿者向居民發放精心制作的垃圾分類手冊,同時開展生動直觀的現場演示和趣味問答,寓教于樂地闡釋垃圾分類的具體標準、精準投放技巧及背后深遠的環保意義。北壩鎮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將垃圾分類知識與居民日常所需的各類便民服務有機融合,有助于讓環保意識在不知不覺間融入基層治理的細微脈絡。
?。ㄓ浾? 唐甜 尹秦 王澤宇 李春梅 任露瀟 李錦輝 見習記者 劉燚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