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我們將緊扣‘協同創新·融合發展·開放合作’主題,統籌優勢資源為展會賦能。”9月5日,在第十三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新聞發布會現場,針對記者關于主辦單位如何統籌資源為本屆科博會賦能的提問,本屆科博會主辦單位代表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王羽作出回應。
記者 陳冬冬 攝
他表示——
??明思路、定方向
以“政策對標、產業對需、前沿對勢”為核心,理清路徑、精準發力,緊扣國家科技創新、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將“成果轉化、開放合作”作為核心目標,確保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
聯合發布《低空經濟新質生產力發展報告》《中國顛覆性技術前瞻報告》等3份權威報告,為技術交流、項目對接劃定“核心范圍”,讓賦能更具前瞻性;
深度對接綿陽“587”產業體系,瞄準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重點產業,讓資源精準對接地方需求。
??搭平臺、匯要素
發揮國家級協會優勢,以“建平臺、辦活動、配資源”為抓手,讓創新要素高效聯動。
打造三類專業平臺——
產業對接平臺吸引龍頭企業參展;
協同創新平臺組織企業對接技術需求;
技術經理人平臺安排30名專家現場提供評估咨詢,促成“政產學研金”要素一鍵對接。
本屆科博會期間,策劃30余場“權威+專業”活動,既有“涪江科技匯”“航天國際化發展大會”等高端交流,也有“低空經濟對接會”“科技外交官綿陽行”等務實合作,通過“精準滴灌”讓技術找市場、資本尋價值。
此外,還定向匹配企業與客商資源,推動一批項目簽約,鏈接“一帶一路”資源助力航天合作,開展西部協同創新對接,以政策解讀、項目路演為區域合作“搭橋梁”。
在嘉賓邀請上,本屆科博會聚焦“政產學研商”多方力量——
?包含“兩院”院士出席“涪江科技匯”,解讀顛覆性技術前沿;
?負責“一帶一路”科技合作的外交官現場對接,為跨國合作打通“快車道”;
?以及寧德時代、小鵬等產業龍頭展成果……
王羽表示,將以“以科興會、以會促產、科產一體”為理念,力爭把科博會打造成科技創新“加速器”、產業合作“催化劑”,推動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
(記者:尹秦,周鈺,楊方彧,宋德平,郭若雪)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