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綿陽市第六屆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展開展
讀懂城市發展的記憶
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市文學與書畫藝術研究院主辦,涪城區民間文藝家協會、涪城區美術館非遺藝術分館承辦的“慶祝綿陽建市40周年暨科技城建設25周年”綿陽市第六屆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展在綿州匯館開展。一件件民間文藝作品將綿陽40載建市榮光、25年科技城奮進故事凝于指尖、展于眼前。
進入展廳,一組以李白為主題的作品就引起大家的關注。石藝畫《劍行天涯》、硯雕《邀月飲》、筆藝《太白詩韻》等,以多樣的藝術形式,對李白仗劍走天涯、月下思鄉等進行呈現。拼布《歐陽修-遠山》、面塑《醉翁雅興》、根雕《歐公醉酒》、糧藝畫《秋聲賦》《歐母畫荻》等呈現了歐陽修的人生故事。
記者從展覽現場了解到,展覽分為歷史記憶、科技創新、美麗城鄉、自然人文等幾大部分,通過多樣的民間工藝美術技藝,對綿陽建市40周年、科技城建設25年來綿陽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成就進行展示。在展覽作品中,有的以綿陽科技元素為靈感,將芯片紋理融入剪紙,讓傳統技藝與現代城市特質碰撞出奇妙火花;有的以李白、歐陽修等文化名人為主題,用民間雕塑、傳統刺繡等技藝展現綿陽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有的則記錄下老綿陽的城市風貌,用扎染、拼布等還原出記憶里的市井生活……駐足于這些作品之前,觀眾看見的不只是指尖流轉的精湛技藝,更是綿陽人對這片土地深沉而熾熱的眷戀,是“硬核科技”與“柔軟民藝”在這座城市中的相映成輝、共生共榮。
“本次展覽的作品題材內容豐富,藝術形式多樣,共同串聯起了綿陽的時光脈絡。觀眾通過參觀展覽,在觸摸藝術溫度的同時,還能讀懂城市的發展技藝。”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羅松介紹。
據悉,本次展覽從今年3月開始啟動征稿,經過專家評審,共80件作品入展。展覽將持續到10月10日。(記者 鄭金容)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