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五福家園
□吳勇 王鳳麗 文/圖
今年以來,江油深入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提質三年行動,聚焦重點,集中攻堅,著力解決老舊小區基礎設施陳舊、整體環境落后、生活出行不便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新”換“心”,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花園小區建于上世紀90年代,小區不但沒有花草綠化,而且連圍墻也沒有,私搭亂建、強占綠地種菜、亂倒垃圾現象屢禁不止,被大家稱為臟、亂、差的“大雜院”。
在城鄉環境綜合提質三年行動中,中壩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社區黨委和小區支部的雙重優勢,構建起社區黨委牽頭,小區黨支部為中心,黨員群眾代表齊參與的組織體系,探索出“一核引領、雙輪驅動、三維治理、四方責任”的治理模式,加快小區環境改造。
社區黨委班子和小區支部分為5個工作組,通過入戶座談、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小區單位、業主的意見和群眾訴求,并多次召開小區整治共促會,使業主達成共識,找準小區治理重點、難點。
在各方的努力下,整治后的花園小區猶如一個大花園,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花園小區”。小區門口建起了保安亭,垃圾分類投放,道路干凈平整,車輛整齊停放,人文景觀繪畫墻遍布樓棟。“通過改造,綠化多了,道路好了,心情也舒坦了,現在的小區非常舒適、溫馨。”說起改造后的小區環境,花園小區居民李道錫非常滿意。
“我們以老舊小區為著力點,通過共建五大體系,實施分類治理、能人治理、溯源治理、智慧治理、平安治理五大行動,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步伐,切實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認同感。為下一步其他社區的治理積累經驗,提供實踐遵循。”中壩街道辦副主任邱國民介紹說。
在城鄉環境綜合提質三年行動中,太平鎮德勝社區五福家園小區環境也迎來了大變樣。筆者在小區看到,小區裝上了智能化門禁系統,墻上彩繪著涪江六峽、武引工程等江油元素的人文圖畫,小區內路面平整,車輛整齊停放在停車位上,綠植和花卉隨處可見,宛如一幅多彩的幸福畫卷。
據了解,改造前,五福家園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以前小區圍墻搖搖欲墜,非常危險,現在拆除圍墻,將原來的位置改造成綠化帶,并種上各種花草,一年四季鮮花盛開,環境質量大大提高了。”住在該小區的居民曾順德說。
在江油像花園小區、五福家園這樣的小區還有很多,如此龐大復雜的老舊小區提升改造,當地是如何找到綜合治理“金鑰匙”的?為破解老舊小區治理難題、化解小區居民“心病”,社區黨總支實施“黨建引領、統戰助力、群眾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將混合的五個小區200余戶700余人合并建成“五福家園”小區,并因地施策,整合社區轄區內各企事業單位資源,成立了以社區黨總支書記為企業法人的社會企業有限公司,承接小區物業管理、基礎設施改造等。
江油市太平鎮德勝社區黨總支書記李曉富介紹:“社會企業盈利后不忘初心,我們將所盈利的資金用于小區環境美化亮化綠化,讓老舊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老舊小區改造讓居民樂享新生活,五福家園的精美呈現成為太平鎮探索創新基層治理的一個縮影。“黨建引領、統戰助力、群眾參與”共建共治共享模式,也成為江油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舉措。
據江油市太平鎮黨委副書記文龍介紹,下一步,將充分發揮社會企業在老舊小區改造以及民生改善方面的積極作用,為轄區群眾提供舒適、舒心、便利的生活條件。
編輯:譚鵬 校對:郭成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