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上次下水道給你們處理得怎樣了?”4月19日清晨,鹽亭鳳靈街道南街巷口,身著藍馬甲、背著帆布包的“小巷管家”黃健挨家挨戶走訪商戶。
一個帆布包、一本民情臺賬、一件藍馬甲——這是“小巷管家”的標配。南街社區的“小巷管家”用溫暖行動織就社區治理的“幸福網”。
黃健是南街社區首批聘任的“小巷管家”之一,去年11月上崗以來,他每天穿梭在南街老巷。“我主要負責南街的衛生清潔、鄰里糾紛等。”黃健翻開隨身攜帶的民情臺賬記錄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近期處理的10余件居民訴求。“都是些小事,把小事做好,能得到居民認可,我也很高興。”
在鹽亭,“小巷管家”機制成為破解基層治理頑疾的“金鑰匙”。南街社區作為鹽亭縣老城區核心,轄區內有65幢老舊樓、383家商戶,長期面臨設施老化、管理缺位難題。2024年9月,社區創新推出“小巷管家”機制,招募黨員、熱心居民擔任“小巷管家”,破解社區治理頑疾。
“下水道堵塞、垃圾堆放這些‘老毛病’,以前只能干著急?,F在‘小巷管家’每周都來問需求,問題解決快多了。”南街社區商戶王魯說。
目前,南街社區共聘請12名“小巷管家”。自“小巷管家”推行以來,當地已累計化解矛盾糾紛42起,清理安全隱患23處,商戶聯盟推動美食街成功創建“潔凈美與煙火氣共融”示范街區。
張萍也是去年11月上崗的第一批“小巷管家”之一,她每天帶領志愿者在南街好吃街附近巡查。“我們的日常工作是勸導游商、規范停車、協調商戶整改環境等,目前好吃街保持得比較干凈整潔,大家都很滿意。”張萍說。
鹽亭縣委社工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強化資金保障、擴大招募范圍,并推出“管家微課堂”提升專業能力,讓更多居民從“站著看”到“跟著干”,共同守護美好家園。(葉亮亮 梁其偉 記者 彭紫薇 楊沐琪)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