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建筑綠“動”起來
綿陽加快推動建筑業“建圈強鏈”可持續發展
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科技城重大人才活動——2025被動式綠色建筑大會暨四川省建筑師學會2025年度年會在綿陽舉行。
大會聚焦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領域,通過學術研討、技術交流與案例分享,系統探討建筑領域前沿技術創新與人才培育機制。與會專家學者重點圍繞被動式建筑技術體系構建、綠色節能技術路徑優化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研討,為我國綠色建筑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具有實踐價值的“綿陽智慧”。
據了解,被動式綠色建筑被認為是通過優化空間結構與材料應用,最大限度利用太陽能、自然通風與采光等自然能源特性,形成低能耗運行的可持續建筑模式。
活動立足科技與產業前沿,推動建筑領域教學科研深度融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前沿科研成果轉化。依托綿陽產業基礎與高校科研優勢,深化與國內外知名院所合作,著力提升地方產業創新能力及重大技術難題破解能力。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與我國實施‘雙碳’戰略的背景下,發展被動式綠色建筑已成為推動建筑領域節能減排的關鍵路徑。”在主旨演講中,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林波榮強調了本次綿陽“論建”的重要意義,并通過連線分享了該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西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和建筑學院院長賈彬告訴記者,此次活動之所以選擇綿陽,有多方面因素。綿陽作為中國唯一科技城,有其獨特的科創地位和對前沿技術發展的敏銳重視,也得到了綿陽教體部門的鼎力支持。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近年來,綿陽通過建筑業政策賦能、創新驅動、精準施策,加快推動建筑產業“建圈強鏈”和綠色可持續發展。2024年,全市建筑業總產值958.92億元,增速為9.3%;建筑業增加值365.83億元,增速7.4%。去年,綿陽建筑業發展獲得四川省政府年度激勵表揚。
“綿陽市在綠色建筑領域產業發展積極推進,并具備不少實踐應用場景,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供了良好土壤。”四川省建筑師學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活動期間,西南科技大學還特意邀請綿陽本地建筑設計領域的一線企業,與赴綿參會的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錢方等多位知名學者舉行圓桌交流,圍繞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和地方產業發展等議題,為地方提供“金點子”,獻上“解題錦囊”。
目前,綿陽市正緊扣國家“雙碳”戰略,加快制定綠色建材產業鏈發展方案,通過強化產學研合作,聯合高校共建創新研究平臺,協同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同時積極推進綠色建材在智能建造、綠色建筑、海綿城市等工程領域的應用,打造綠色示范樣板,構建“主要承載地+協同發展地+特色產業新賽道”的綠色建材產業發展格局。(記者 蘭建春 蘇幼立)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