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代養場飛昊家庭農場
□胡莎莎 宋葉茱 記者 劉曉東 文/圖
◆縮短周期 提高生豬出欄率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梓潼縣瑪瑙鎮的一家生豬代養場——順祥家庭農場。這里正進行補欄,只見一輛小豬專用運輸車駛入農場前正在進行車身消毒、檢測取樣等非瘟防控措施。
“車上裝的都是從種豬場運輸過來的出生21天的小豬,600余頭,均重在6公斤。”據梓潼金馳陽農牧有限公司片區經理文成超介紹,該農場可一次性存欄2400頭,年出欄4300頭。上批次進了2395頭仔豬,出欄肥豬2340頭,存活率為97.7%,均重145公斤。“當天進行補欄,空檔期正好一個月。”
優化飼料配方
在另一家生豬代養場——飛昊家庭農場,豬舍中溫度恒定、自動投喂、智能控制等先進設備一應俱全,只需要1名工人就能輕松搞定日常管理,處處體現了精細化管理。
出欄現場,一頭頭膘肥體壯的生豬從豬舍內出來后,在工作人員有序牽引下,經過專門通道裝車、稱重,然后送往屠宰場進行加工。
梓潼金馳陽農牧有限公司銷售員曹欽告訴記者,這個豬場出欄量在2600頭以上,預計銷售金額達到550萬元,洗消加整改,預計15天可以重新進行補欄。
“我們點對點聯系龍頭企業,制定合作代養場補欄、出欄計劃,育肥豬達到125公斤后立即制定出欄計劃。出欄后督促養殖戶及時清圈、維修、消毒,最快可在20天左右再次補欄。”梓潼縣農業農村局高級畜牧師王柯權說。
自動投喂
◆規模養殖 全產業鏈閉環發展
在梓潼,由龍頭企業——金馳陽公司帶動的生豬代養場有140余棟,提供就業崗位200余個,年生豬出欄達15萬頭,實現產值3億元,帶動農戶增收4400萬元。
梓潼是國家生豬調出大縣,四川省現代畜牧業重點縣。近年來,梓潼縣依托正大、金馳陽等龍頭企業,帶動國有企業、村集體經濟、脫貧戶或農民專業合作社、社會個體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積極參與生豬代養,堅持種養結合生態循環模式,大力推進生豬全產業鏈閉環發展,著力提升生豬產業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力,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加快推動生豬產業提檔升級。
目前,梓潼已建成規模種豬場10個,共有生豬代養場370棟,其他生豬規模養殖場32個,引進飼料生產企業14家,獸藥生產企業8家,屠宰企業6家,基本實現涵蓋種豬繁育、代養場、飼料生產、屠宰加工等環節的全產業鏈閉環發展。值得一提的是,梓潼規模化養殖率達到84.3%,實現生豬全產業鏈現代化程度全省第一。
生豬出欄
同時,推廣“大型規模養殖場+有機肥廠”市場大循環、“養殖場+沼氣池+果園”合作中循環、“適度規模經果園+規模養殖場+沼液灌溉”園場小循環為主的三大循環模式,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9.34%。
◆核心支撐 持續投入提檔升級
據統計,梓潼縣一季度生豬出欄14.6萬頭,同比增長1%,實現一季度畜牧生產開門紅。分析數據快速增長的核心支撐點,王柯權表示——
一是持續加大生豬產業投入。2024年生豬產業總投入超4億元,其中新建GGP種豬場1個,新建代養場13棟,新增生豬產能3萬頭。
現代化豬舍
二是技術管理水平不斷更新,引進新的品種,優化飼料配方,加強飼養管理,縮短生豬養殖周期,生豬出欄率從每年的170%提升到180%,提高10個百分點,相當于新增產能5萬頭。
三是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支持,適時出欄及時補欄,縮短空欄周期,提高出欄率。空欄周期從一個半月至兩個月縮短為一個月。
下一步,梓潼將持續堅持生豬產業綠色發展,重點圍繞新質生產力賦能生豬產業,優化生豬良繁體系,強化資源品種優勢,實現降本增效,推動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