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新傳中心全媒評論員
推動文旅資源聚合優化、創新轉化,是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前提和基礎。市委八屆十次全會基于全市文旅發展實際和迫切需求,提出聚合提升優質文旅資源,推動文旅融合從“物理整合”向“化學反應”轉變。
綿陽文旅資源十分豐富,既有大自然的豐厚饋贈,也有老祖宗的寶貴遺產,但文旅發展還存在不少短板弱項,文旅資源淺層次開發、低水平建設、粗放式經營不同程度存在,景區景點“單打獨斗、各自為政”,缺少具有強大市場吸引力、競爭力的全國知名景區景點和拳頭產品。聚合提升優質文旅資源,就是要對全市優質文旅資源進行挖潛賦能、整合提升、串珠成鏈,讓文化內涵發掘與旅游品位提升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一批更具吸引力、更具體驗感的文旅新業態、新產品。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今天,人們對旅游的認識不再只是“看山看水看風景”,而是日益向“觀文品史、體驗生活”的模式轉變。例如,“國博口紅”“三星堆考古盲盒”等文化創意,通過活化傳統文化資源,讓旅游有了更加持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因此,挖潛賦能就是要深度挖掘豐富的文旅資源,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健全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機制,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活化利用,推進文博場館改造提升和內容建設,通過系統性梳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表達,將沉睡的文化底蘊、獨特的自然稟賦、鮮活的地方風情充分激活,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在時代的大背景下,“文旅+百業”已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旅游主力人群不斷翻新,“親子家庭”“特種兵”“銀發游客”等正成為文旅消費新勢力,研學游、打卡游、康養游等以前的小眾項目正成為熱門項目。這就啟示我們,整合提升就是要將不同類別的文旅資源進行分類整合、有序開發、打造精品,推動特色文旅資源集聚成勢,用好優質自然生態資源、農文旅資源和特色優勢資源,做強生態觀光旅游,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開發“康養+”系列產品和業態,創新“核醫療+康養”模式,最大化釋放文旅資源價值,推動區域文旅從單一景點觀光向深度體驗與綜合消費升級。
文旅深度融合的背后,是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立足“性價比”、期待“深度游”,多元化、個性化的旅行線路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關注。詩仙故里江油、秘境平武的白馬風情、紅色記憶兩彈城……綿陽山川形勝,人文璀璨,每一處風景都值得駐足品味。串珠成鏈就是要通過科學的空間規劃、便捷的交通連接、連貫的敘事設計和互補的業態組合,深度融入大九寨世界遺產國際旅游線、蜀道三國文旅風景道、藏羌彝民族風情文旅風景道,串聯重點景區與精品文旅項目,打造精品旅游線路,推動跨區域聚合發展,放大文旅資源集群效應,實現區域文旅資源的整體塑造和價值躍升。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