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7月24日,南充市黨政代表團來綿考察。當日下午,綿陽市與南充市工作座談會舉行。省委常委、副省長、綿陽市委書記左永祥主持座談會并講話,南充市委書記張冬云出席并講話,綿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云介紹有關情況,綿陽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莫懷學出席。
左永祥在講話中代表綿陽市委、市政府對南充市黨政代表團一行來綿表示歡迎,向南充一直以來對綿陽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幫助表示感謝。他說,南充歷史悠久、底蘊深厚,近年來認真落實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綿陽是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建設的中國唯一科技城,正把發揮中國科技城優勢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總牽引、總抓手,大力實施“八大行動”,扎實抓好“四張清單”,各項事業取得了新的進展。綿陽與南充地緣相近、人緣相親,長期以來交往密切、情誼綿長。當前,兩地又共同肩負著建設省域經濟副中心、帶動區域協同發展的重大使命,合作空間十分廣闊。希望雙方以此次協議簽署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多層次常態化合作機制,攜手謀劃推動一批標志性、引領性重大事項和重點項目,共同譜寫高質量合作新篇章,努力為全省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在重點產業共促上協同聯動,圍繞推動重點產業建圈強鏈,構建供需對接機制,開展務實合作,著力打造區域性產業集群;用好巴蜀文化、三國文化等品牌,加強旅游線路共建、客源共享、市場共推,深化兩地文旅合作,推動互利共贏。在基礎設施共建上協同聯動,強化交通規劃銜接,加強物流信息共享、倉儲設施共用,推動中歐班列運營協作,為全省構筑向西開放戰略高地貢獻力量。在公共服務共享上協同聯動,加強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協同,推動公共資源聯通共享,拓展“涪江通辦”服務范圍,深化政務服務對接和高頻民生事項“跨域通辦”,讓兩地人民共享更加優質便利的公共服務。在生態環境共治上協同聯動,完善生態環境治理協作機制,加強嘉陵江和涪江流域跨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深化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系統治理,共護“一江碧水”、共建生態屏障。
張冬云在講話中代表南充市委、市政府對代表團一行在綿陽受到的周密安排表示感謝,對綿陽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表示祝賀。他說,綿陽與南充地域相鄰、人文相親,有著共同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基礎。如今,都肩負著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的重任,兩地交流合作更加緊密深入。綿陽作為中國唯一科技城,推動科技創新的專注定力、推進重點產業建圈強鏈的寶貴經驗、擴大對外開放的有力舉措以及干部真抓實干奮進有為的優良作風,值得南充認真學習借鑒。他指出,南充是國家規劃定位的成渝地區北部中心城市和省委、省政府培育的川東北省域經濟副中心,是區域交通樞紐、紅色革命老區、宜居宜游城市。南充堅定貫徹黨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去年以來謀劃實施“1558”工作思路,奮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把“全力打贏經濟發展翻身仗”作為今明兩年的工作總抓手,堅持既立足當前、全力以赴抓出立竿見影的短期增長成效,又著眼長遠、久久為功奠定夯基壘臺的長期發展支撐,推動經濟加快向好、跨越升位。希望兩市健全多層次合作機制,在交通物流、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生態環境、公共服務上加強合作,讓兩地人民能夠享有更多合作發展紅利。
座談會上,李云與南充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志權分別介紹兩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協作合作意向;在兩市領導見證下,雙方簽署《綿陽市人民政府南充市人民政府深化區域協同縱深推進成渝北翼振興發展戰略合作協議》。
在綿期間,南充市黨政代表團還前往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館、機器人智能制造產業園、長虹智能制造產業園、綿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參觀考察。
綿陽市領導姚永紅、吳昊、王璐、鄧輝、黃波、劉強,南充市領導王毅、崔竹君、羅明遠、文勇,兩地有關縣(市、區)、園區和市級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等參加相關活動。
(涪江觀察記者 王敏/文 蒲滔/圖)
編輯:李志 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