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今日頭條
        由古堰得名、因古堰而興 ——重華:跨越千年的別樣風情
        发稿时间:2025-08-17 08:28   来源: 綿陽日報

        俯瞰重華鎮

          重華,地處江油市北部龍門山脈中段(藏王寨)老君山東麓,為江油古鎮之一,素有川西北“旱碼頭”的美譽。今年6月,重華鎮獲評四川省“千年古鎮”,重華塵封千年的歷史再度擦亮。

          近日,記者走進重華古鎮,探秘傳承千年的人文肌理,感受依舊濃郁的民風民俗。

          追溯“重華堰”

          從筑堰灌溉到集市繁華

          徜徉古樸的街巷,走過重華縣蘇維埃舊址黃公祠,穿越飽經滄桑的公安橋,沿著靈溪河畔前行,記者一路尋覓重華古地名的密碼。

          在公安橋下游50米外的河道上,橫亙一道老舊的攔河堰。在攔河堰西畔,一大股碧波被取水口吸入,然后順著堰渠滾滾流淌,灌溉千家萬戶的良田。

          “這就是重華古堰,也是我們重華鎮之名的由來之處。”重華鎮公安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馮明富下到攔河堰,向記者講述重華地名的由來:重華古稱“石井里”,唐龍朔二年(662年),陰平縣令劉鳳儀組織民眾在縣城(今小溪壩鎮陰平村)西北二里處開一溝渠,引馬閣之水灌田,名“利人渠”。受此啟發,石井里的百姓也在今重華老街十字口筑堰攔截廣利河(發源于老君山,現名靈溪河),并鑿渠引水灌溉良田千畝。為表彰筑堰有功者,激勵子孫后代,當地人便以遠古舜帝之名重華,將河堰取名為“重華堰”。重華堰不僅潤澤一方鄉土,而且還帶來日漸繁華的集市商貿,人們又以“重華”命名場鎮。

        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日,重華都會舉辦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揭秘“佛龕巖”

          從“一腳踏三縣” 到“川西北旱碼頭”

          在重華古鎮西北的靈溪河東岸,一溜街房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巖壁。“這里就叫‘佛龕巖’,是三縣交界處,素來有‘一腳踏三縣’之說。”馮明富站在巖頂之上,向記者講起了“佛龕巖”的前世今生。

          過去,這面巖壁上曾留下歷代能工巧匠鑿窟雕刻的大小佛像數百尊,因此被稱為“佛龕巖”。新中國成立之前,因“飛地”插花分布,此處曾是梓潼、江油、劍閣三縣交會點,“雞鳴三縣”成為當時最有趣的寫照。古鎮由此成川西北名符其實的“旱碼頭”,曾一度呈現“商賈云集、會館林立”的繁華景象。

          自古以來,重華的變遷可謂錯綜復雜。據地方史志記載:秦昭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置梓潼縣,今重華境域為其管轄地。西漢時期(公元前202—公元8年),于梓潼縣境西北置石井里,即現今江油市重華鎮一帶。1935年,紅四方面軍三十一軍組建重華縣蘇維埃政府,并下設區、鄉、村蘇維埃政府。1953年,重華等7個鄉正式由梓潼縣劃歸江油縣管轄。1990年,重華撤鄉建鎮。2019年,重華鎮與銅星鄉合并,名稱仍為重華鎮。

        探秘老君山古硝洞

          探秘“天雨洞”

          從古硝洞遺址群到火藥集散地

          “古硝洞”“火藥之鄉”,是重華歷史上的兩個“關鍵詞”。

          記者來到重華鎮西北面的老君山,探尋山口處的“天雨洞”。經鎮政府工作人員的指引,借助手電筒光發現,洞穴頂部有一大股白花花的瀑布恰似“天雨”飛流直下。除此之外,各處洞庭還分布有大小不等的灶臺、水池、水渠等遺跡。“這就是古人煉硝的遺跡。像天雨洞這樣的古硝洞,老君山上共有大大小小十幾個。”重華民俗文化學者陳加培介紹道。

          據地方史志記載:重華老君山懸崖峭壁上分布著眾多的神秘洞穴,大多入口狹小,需結梯而下才能入內,且洞深在幾十米至十余里不等。民間一直流傳這些神秘洞穴是古人熬制“火硝”的地方。在清代《龍安府志》和《梓潼縣志》中,也有重華火藥主要供應龍安府營和松潘小河營的簡略記載。

          2005年,經國家科考隊探明,重華老君山上分布有天雨洞、煙子洞、妖精洞等大小古硝洞11個,洞中古人煉硝的場景依舊保存較好。2006年,老君山硝洞遺址群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油成功注冊“火藥之鄉”。

          陳加培分析,重華老君山硝洞里的硝礦儲量豐富、品質上乘,是清代官方熱兵器制造的必需材料。從各個硝洞的煉硝遺跡來看,當時開采很正規、規模也很大。源源不斷的硝礦被開采運到山下集市售賣,重華古鎮因此便成了火藥集散地。

        橫跨靈溪河的公安橋

          追憶“火炮街”

          從煙花爆竹到“重華煙火架”

          記者折返古鎮,走進公安橋東頭一條寂靜的街巷。“這就是‘火炮街’,過去興旺得很!”陳加培說,產自老君山的硝礦除了供應各地官府,還有少部分流入民間,被用于制作煙花、爆竹。因此,“火炮街”便在重華古鎮應運而生。

          家住火炮街的83歲老人郭崇福回憶,火炮街鼎盛時期,擠滿大大小小火炮作坊四五十家,幾乎都是前店后廠的格局。出產的火炮物美價廉,遠銷全國各地。

          火炮街沿襲數百年,涌現出一代代手藝精湛的火炮藝人,他們不僅善于制作形形色色的煙花、爆竹,還摸索研制出煙花爆竹的“升級版”——“煙火架”。煙火架外形呈桶狀,內部折疊隱藏若干層民間故事的人物造型。燃放過程中,一層層相繼從桶中墜下,盡顯聲、光、動等炫酷視覺效果。

          2007年,重華煙火架被列為四川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聚焦文化傳承

          從擦亮“金字招牌”到文旅深度融合

          在重華,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日舉行的傳統民俗文化節暨海燈武術節最為熱鬧。老君出游、獅燈、龍燈、重華平臺、采蓮船、中華武術……伴隨著鏗鏘的鑼鼓聲,近30個民俗文化巡游方陣、上千名演出人員一路載歌載舞,所到之處引發圍觀人群歡呼、拍照。

          重華的群眾文化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在重華鎮文化廣場,一群大爺大媽正在練太極拳,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在這里,每天有不少群眾跳廣場舞、練太極拳、展示武術。重華古鎮歷來民風淳樸、崇文尚武,又有“戲窩子”“武術之鄉”之稱。2023年,古鎮所在地的公安社區被列為四川省首批傳統村落。

          如今,古鎮上修繕如故的湖廣會館(禹王宮),成為重華群眾文化活動又一陣地,雕花戲臺上既有現代歌舞表演,也有傳統經典川劇演出。此外,居民大院里隔三差五舉辦的“板凳戲”(川劇坐唱),也頗有一番韻味。

          重華鎮鎮長張宸表示,將加大對古硝洞遺址群和古建筑、古遺跡的保護修復力度,加強培養煙花架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辦好一年一度的傳統民俗文化節,大力弘揚海燈武術文化、火藥文化、民俗文化等,持續擦亮“火藥之鄉”金字招牌,推動文旅深度融合,讓“千年古鎮、秀美重華”煥發新活力。

          (記者 陳元松 馮寶安 張瀚巍 文/圖)

          編輯:譚鵬



        相关新闻: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 欧美麻豆久久久久久中文|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网站| 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 忘忧草在线社区WWW中国中文|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暖暖日本中文视频|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中文字幕| 成 人无码在线视频高清不卡|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超乳爆乳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少妇伦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内精品久久久人妻中文字幕| 影音先锋中文无码一区|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在线天堂中文新版www|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影视 |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久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狠狠精品干练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久久中文娱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