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推進五大體系+實施四項工程+夯實兩個保障
綿陽重點產業建圈強鏈再添動力
推進五大體系
●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
●加速構建企業培育體系
●大力推進項目建設體系
●聚力突破技術創新體系
●完善提升企業服務體系
實施四項工程
●實施“政治領航”工程
●實施“思想啟航”工程
●實施“組織引航”工程
●實施“清風護航”工程
夯實兩個保障
●強化運行監測
●強化宣傳推廣
綿陽新聞網訊 為全面決戰三季度,沖刺四季度,確保完成全年工業經濟發展目標,市經信局日前印發《構建重點產業建圈強鏈“542”工作機制》,為重點產業建圈強鏈再出“新招”、再添動力。
根據《機制》,“5”是指推進五大體系,做強工業基底硬支撐——
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電子信息、先進材料、裝備制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等五大特色優勢產業穩產增效,深入推進產業建圈強鏈,加強綜合協調和信息共享,分季度籌備召開晾曬比拼工作會議,逐鏈落實工作專班、承載空間、創新平臺、科技金融等保障支撐,力爭我市省重點產業鏈評估考核位居全省前列。
加速構建企業培育體系,激活發展源動力。分層分類推進“規上、億元、4億、10億、50億、百億”六個梯度企業培育,加快形成主業突出、業態高端、梯次銜接的發展格局。完善“鏈主、鏈屬、新企”培育庫和上市培育工業企業“種子庫”,形成領軍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良好發展態勢。
大力推進項目建設體系,競速決勝增動能。以國家級“雙試點”建設為牽引,實施工業投資晾曬比拼行動計劃,聚焦“四個一批”,形成全市“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整體態勢。謀劃儲備一批重大項目納入省、市級“十五五”。完善市縣兩級分層調度聯系項目機制,全覆蓋服務在庫、預警及新招引項目,協調解決堵點問題。
聚力突破技術創新體系,催生新質生產力。持續開展“企業找技術”雙向揭榜掛帥,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落地一批標志性成果。加快建設人形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布局新賽道產業研究院及重點行業領域中試平臺,提升產業鏈創新能級,持續做好“四新發布”,啟動技術總師選聘工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完善提升企業服務體系,紓困解難優生態。高效運行“企業之家”,持續開展“12+N”主題特色服務活動,強化電力、融資等要素保障,持續實施“千企百城行”活動,確保企業訴求得到有效化解。
“4”是指實施四項工程,黨建賦能產業聚合力——
實施“政治領航”工程。圍繞“587”產業鏈的發展,組織各產業支部與企業聯合開展主題黨日等活動,協助解決企業困難問題。
實施“思想啟航”工程。抓好青年黨員理論學習小組,組織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三會一課”等學習交流等活動。
實施“組織引航”工程。推動干部人才向建圈強鏈、項目建設等中心領域聚焦,深度開展老干部傳幫帶,成立青年干部先鋒突擊隊,營造奮發向上的干事氛圍。
實施“清風護航”工程。常態化、長效化推進作風建設、廉潔文化建設,組織黨員干部親屬子女到廉潔文化基地開展家庭家教家風廉政教育,營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風尚。
“2”是指夯實兩個保障,護航平穩運行優服務——
強化運行監測,精準施策穩增長。完善重點工業企業全覆蓋聯系、常態化溝通機制,加強運行監測分析,分層分級精準施策,幫扶困難企業紓困解難,推動新投產企業升規入統、新入庫企業爬坡上量、龍頭企業穩產擴產。加強企業用電等關聯指標分析,對生產下滑企業做到早預警、早發現,提早跟進、幫扶紓困,助力企穩回升。
強化宣傳推廣,凝聚共識造氛圍。暢通宣傳報道渠道,依托中央、省、市級的報刊、電視臺、互聯網絡等主流媒體,全方位宣傳推廣綿陽工業工作亮點、典型案例和先進事跡,展示綿陽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風采及成果。(記者 謝艷)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