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邦俊細心照護新生兒
刁鑫協助老人進行功能鍛煉
劉默涵(左一)和同事們為患者進行血液透析
有這樣一群人,她們身著白衣,穿梭于各間病房;她們精通醫療護理操作,是患者健康的守護者和情緒的撫慰者;她們提燈而行守初心,用專業與溫情點亮無數患者的希望……
在國際護士節之際,讓我們一起來傾聽她們的故事。
□記者 陳榮 文/圖
用愛“托舉”新生命
5月10日早晨8時,綿陽市中心醫院婦產科護士長王邦俊一上班,就來到準媽媽陳女士的家庭化待產病房查房,細心詢問陳女士的情況,了解雙胞胎的胎位狀況。感覺到這份無微不至的關懷,原本有些緊張的陳女士露出了輕松的笑容。
王邦俊從事護理工作22年,去年,她帶領科室在綿陽率先開展家庭化待產分娩服務、導樂分娩服務,增進人文關懷、減輕孕婦分娩疼痛、降低分娩并發癥,提升自然分娩率。“家庭化待產分娩,就是待產和分娩都在同一個病房,家人全程陪伴。分娩過程中,專業助產師提供一對一服務,使用專業器械科學助產,邀請新生兒的父親親手剪斷臍帶,增加儀式感。”王邦俊說。
王邦俊的父親是基層醫院的一名醫生,她從小受到父親的熏陶,選擇了護士這一行業。談起護士節心愿,王邦俊說,作為綿陽市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的一員,她希望用自己全心全力的工作,“托舉”起每一個新生命。
群眾健康“守門人”
5月11日下午2時,游仙區鹽泉中心衛生院護師刁鑫來到寶山村兩名失能老人家中,為老人測血糖、血壓,協助老人進行功能鍛煉……
刁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5年,去年冬天,她作為寶山村家庭醫生團隊的一員,為轄區失能老人開展上門服務。寶山村12組李彩萍老人常年癱瘓在床,兒女不在家,生活全由年邁的老伴打理。刁鑫和同事定期來到李彩萍老人家中,仔細地為老人擦拭身體、測量血壓、進行身體檢查,還為老人打掃房間。一次,老人握著刁鑫的手,感激地說:“你們真是比我的親人還要親?。?rdquo;這句話,讓刁鑫深刻體會到護理工作的責任與使命,也更加堅定了她從事護理行業的決心和救死扶傷的信念。
“在鄉鎮衛生院,我們的工作承載著鄉親們最樸實的健康期待。無論是凌晨為高熱患兒穿刺的緊張,還是頂著烈日走村入戶為慢性病老人測血壓的堅持,我們以‘健康守門人’的身份扎根鄉土,我覺得特別有意義。”刁鑫說。
編織高原“救護網”
5月12日早晨7時30分,劉默涵和同事們就已經到崗了,每周一、三、五是她們為病人做血透的日子。
從事護理工作6年的劉默涵是江油市人民醫院血透室護師,2023年7月,她被派到涼山州布拖縣人民醫院開展醫療援彝工作,掛職護士長。
“布拖縣平均海拔2500米,剛來的時候我有高原反應,時不時要吸氧。”劉默涵說,困難不僅來自身體的不適,工作開展難度也比較大。那時,布拖縣人民醫院還沒有血透室,當地病人不得不往返乘車5到6小時,到西昌或昭覺做血透,這樣的往返一周需要3次。
劉默涵了解到,布拖縣人民醫院有血透設備,但缺乏專業護士。于是,她隨即手把手地帶教兩名血透室護士,幫助她們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幫助推進醫院血透室建設,制定和完善血透室相關工作制度。在劉默涵的不懈努力下,去年4月,布拖縣人民醫院血液透析中心通過驗收并正式投入運行,開診以來,已為8位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成功救治2名農藥中毒的危重癥患者。
劉默涵為布拖縣人民醫院帶來的血液透析技術,極大提升了該地危重癥患者的搶救能力,為布拖群眾織起了一張健康“救護網”。
記者手記
“選擇了護理行業,就是選擇了奉獻??吹交颊呖祻统鲈?,所有的辛苦都值得。”這是記者在采訪中,聽到最多的護士們的心聲。
這句話背后,是無數個被口罩勒出壓痕的清晨,是安撫焦躁家屬的耐心,是生命監測儀波動時條件反射般的沖刺。她們以專業托舉生命,用溫柔彌合傷痛,這份“提燈”的微光,值得被看見、被記住,并回報以長久的尊重與支持。對她們最好的致敬,或許不是一年一度的鮮花、掌聲,而是日常就診時的一句謝謝、一份理解……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