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偌大的車間里幾乎不見人影,卻一派繁忙:數臺wifi自動化校準設備機器轟鳴,機械臂按照順序一片片抓取wifi電路板,將其放進校準柜中讀取、修訂、測試參數……
這是4月17日,記者在位于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永興鎮的四川長虹新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虹新網科技”)自動化生產線上看到的一幕。
每年一季度是各類生產制造企業的銷售旺季,也是生產旺季。開年以來,長虹新網科技開足馬力忙生產、趕訂單,實現首季“開門紅”。
“我們生產線每天都在滿負荷運轉,平均每天能生產出4至5萬臺設備。”公司生產廠廠長方波說,一季度的產量、銷量較2024年同期均有所提升,下線的產品遠銷印度以及歐洲、拉美等地。
何以產銷兩旺?方波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帶記者走進一個明亮、寬敞的嶄新的生產車間。車間內,是一條條長約數十米的自動化生產線。“未來,一批應用場景豐富、更具安全性的危險氣體檢測傳感器將從這里生產出來。”方波介紹,產銷兩旺背后離不開公司在光通信和物聯網市場上的戰略布局,拓展了不少新賽道、新增長點。“今年以來,銷售部門還帶領很多新客戶前來參觀工廠。”
拓展賽道的底氣,來自于企業在研發、制造、供應鏈等環節的長時間積累。作為長虹控股集團數字化轉型的排頭兵,長虹新網科技瞄準智能終端示范工廠這一目標不斷努力,加快推進公司由信息化向數字化、智能化邁進。數據顯示,近三年來,長虹新網科技每年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8%以上,今年還計劃提升1個百分點。
市場瞬息萬變,“開門紅”對企業實現全年生產目標起著定舵的作用。為了確保產銷兩旺,長虹新網科技更是在去年就做足準備,成立了數字化轉型部和產品工程部,專門負責“智改數轉”相關任務和課題研究。綿陽也提前謀劃、主動作為,從政策扶持、要素保障、服務優化等方面入手,為企業保駕護航。
“公司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計劃投資1.19億元,推動智能制造和數字化轉型。”看著庫房門口接連不斷的貨車,方波對未來信心滿滿。“我們堅信,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科學管理,新網科技將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為行業樹立新的標桿。”
(涪江觀察記者 彭紫薇 劉曾太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