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宇翔 記者 安崢
近年來,安州區積極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將小龍蝦養殖培育成促進村民致富與區域實力提升的支柱產業,實現了生態保護、產業振興與農民增收的良性互動,為鄉村振興探索出可持續發展之路。
近日,記者在安州區桑棗鎮干柏村看到,稻蝦共生田錯落有致。干柏村黨總支副書記肖友宏介紹,十年前剛起步的時候,因為技術不成熟,試驗田收益不佳。后來選派技術骨干前往小龍蝦主產區考察學習,成功引入先進的養殖技術。“現在我們養出來的小龍蝦個頭大了,蝦也干凈了。目前,我們村的養殖面積有500畝左右,每畝產值6000到8000元。”肖友宏說。
在這片土地上,傳統水稻種植與小龍蝦養殖完美融合,實現了以田養蝦、以蝦養稻的綠色循環。肖友宏介紹,因為蝦田不會使用化肥和農藥,所以種植出來的水稻也是高品質水稻。
在稻蝦共養模式基礎上,該村還著力打造“休閑垂釣+美食品鑒”農旅融合業態。每逢假日,蝦塘體驗區吸引大量游客參與捕撈,捕獲的鮮蝦可現場烹飪享用。得益于良好的口碑,小龍蝦已成為干柏村標志性產品,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
近年來,桑棗鎮深入貫徹安州區委“旅游富民”發展戰略,持續夯實“天府旅游名縣”創建成效,充分發揮區域文旅資源優勢,聚焦“特色水產+農旅體驗”產業融合模式,全面推進農業與文旅產業協同發展。
桑棗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結合夏日鄉村游主題,舉辦民俗漂流節等特色文旅活動,持續做強“夏涼經濟”,釋放文旅消費合力,促進鎮域經濟發展。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