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仲夏時節的綿陽鹽亭縣項目建設現場,處處涌動著“雙過半”攻堅的澎湃動能。在縣城核心區域,承載千年文脈的墨竹里風情街正加速沖刺建設,確保早日升騰起濃郁的市井煙火氣;在巨龍化工園區,一座技術領跑全球的天然氣“超級工廠”宣告全面投產,為鹽亭的產業版圖注入強勁引擎。文旅繁榮與工業突破齊頭并進,共同勾勒出鹽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圖景。
踏入墨竹里風情街施工現場,熱浪裹挾著鋼架碰撞聲、工人吆喝聲撲面而來,數十名建設者揮汗如雨,正為這座融合“千年古縣”文脈與現代活力的街區進行最后的“梳妝”。外立面的仿宋木構在陽光下漸露韻味,景觀小品的雛形已點綴其間。
“進度超90%了,就盼著開街那天。”開發團隊四川源創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晏福源語氣里滿是期待。自2022年5月開建以來,這條規劃6萬平方米的特色街區,已累計投入2.4億元,正從藍圖疾步邁向現實。
墨竹里的魅力,遠不止于建筑。晏福源介紹,街道巧妙融合文同詩畫、岐伯康養與地方非遺,以“兩橫三縱五街”的立體格局,構建起一個未來可期的城市會客廳。
未來,墨竹宮內,裸眼全息技術正待開啟穿越時空的奇幻之旅;文同文化傳承教育基地里,靜候學子們浸潤國學智慧;非遺文創街市,將為桃子龍、蠶龍等非遺珍寶找到新生的舞臺。
夜幕降臨,墨竹里更是流光溢彩。下沉式舞臺的演出、音樂協會的駐場、市民自發的彈唱,日均吸引近五千人次流連。“商家多了,活動火了,生意自然跟著旺。”入駐的酒吧老板何雄信心十足。
當墨竹里的市井煙火漸濃,鹽亭的工業戰線也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國內首座天然氣全鏈條多工況深冷處理廠在鹽亭全面投產。這座占地堪比876個標準籃球場的“超級工廠”,是國內技術路線最長、工藝最復雜、功能最齊全、產品種類最多的天然氣處理標桿,標志著我國在非常規天然氣利用領域處于國際前沿,也為鹽亭“雙過半”攻堅增添了工業砝碼。
鹽亭的天府氣田蘊藏著豐富的乙烷等極具工業提取價值的伴生氣資源。鹽亭天然氣處理廠正是瞄準這一優勢,依托我國自主研發的超低溫深冷核心技術,讓天然氣在逐級降溫中實現高效“組分拆分”,可一次性產出商品天然氣、穩定輕烴、液態乙烷、液化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7種高附加值產品。
“我們創新應用了無擾切換、順控優化、四步干燥等7項核心工藝,成功破解了傳統工藝適應性差、能耗高等世界性難題,將天然氣資源綜合回收率提升至95%。”技術負責人鄧曉峰介紹,鹽亭天然氣處理廠日處理600萬立方米天然氣,可滿足超400萬戶家庭日用;年處理規模超20億立方米,年產商品氣13.6億立方米。
這座工廠也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產業鏈上下游加速聚集。目前,總投資超160億元的10個涉氣涉化重大項目正排隊入場,將形成一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放眼鹽亭,“雙過半”的攻堅熱潮在每一寸土地上涌動。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已經完成17個鄉鎮(街道)235個行政村管網敷設約6000公里;鹽亭縣同益新絲綢全產業鏈項目正式投產運營,標志鹽亭成功構建起從智能化種桑養蠶到繅絲織綢的完整絲綢產業鏈條;百億級PCB產業園項目A區標準廠房主體結構完成封頂,向全面投產邁出關鍵一步,為全縣電子信息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注入強勁新動能……眾多項目齊頭并進,正匯聚成鹽亭跨越發展的磅礴動能。
“今年以來,鹽亭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全市重點產業‘建圈強鏈’決策部署,1-5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等指標穩居全市前列。”鹽亭縣副縣長彭三高表示,將緊緊圍繞能源化工、生物醫藥、現代種業等特色產業矩陣,加速化工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建圈強鏈項目招引、加力化工園區百億級產業集群打造,為綿陽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經濟副中心貢獻鹽亭力量。
(鹽亭融媒 涪江觀察記者 彭紫薇 楊沐琪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