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新傳中心全媒評論員
2024年度重大科技進展揭曉;“587”產業新產品“首發首秀”;科技項目合作協議現場簽約;四川省具身智能機器人訓練場、先進輻射技術及醫工應用川渝共建重點實驗室揭牌“上新”……
7月18日舉行的2025年中國(綿陽)科技城科技創新大會,共話科技前沿、共促科技合作,樹立重視科技創新、支持科技創新的鮮明導向,讓人們再次感受到綿陽推動科技城突破發展,擦亮科技城金字招牌,更好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信心和決心。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革命與大國博弈相互交織,高技術領域成為國際競爭最前沿和主戰場。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對建設科技強國進行全局謀劃和系統部署,并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為推進科技創新指明了前進方向。
綿陽是我國重要的國防軍工和科研生產基地。2000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建設綿陽科技城的重大決策,寄望綿陽把富集的國防科技資源轉化為巨大的生產力。25年來,綿陽牢記使命、積極探索,推動科技城創新能級實現質的躍升。特別是今年以來,通過大力實施科技創新賦能行動,推動院地雙向奔赴、科產深度融合、軍民協同創新、資源要素集聚,如今的綿陽,科技實力雄厚,創新活力勃發,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正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
習近平總書記對綿陽科技城建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對科技城發展寄予殷切期望。綿陽必須牢記囑托、勇擔使命,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牽引、以服務國防建設為基礎,高水平建設中國科技城,更大力度鍛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力爭在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上走在前列;更大力度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在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上走在前列;更大力度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力爭在培育高精尖產業集群上走在前列;更大力度推動創新要素集聚融通,力爭在打造高水平創新生態上走在前列,不斷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發揮好開路先鋒、示范先行的作用,成為成渝地區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一極、科技強國建設的重要引擎。
科技賦能發展,創新決勝未來。今天的科技創新已成為重塑競爭格局的“關鍵變量”,今天的科技城已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的“關鍵角色”。綿陽有條件、有信心繼續服務好“國之大者”,讓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賽道、體制新動能在科技城不斷涌現,為國家實施創新驅動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探索路徑、積累經驗、作出示范。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