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頭攢動的會場,目不暇接的新產品,真誠熱情的交流合作……7月16日—2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在北京舉行。
在這場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領域的頂級盛會上,綿陽以科技基礎研究為基、以技術成果轉化為橋,在全球產業網絡中穩穩錨定 “綿陽節點”,讓科技城的活力在世界舞臺上盡情綻放。
短短五天,一場展會盡顯綿陽供應鏈的全面韌性與高效動能;一次集中亮相,照見綿陽在全球產業鏈中的獨特分量。
強 “鏈” 聚人氣
科技矩陣彰顯 “綿陽實力”
創新,是產業鏈蓬勃生長的“根與魂”。
180平方米的綿陽展館內,“綿陽智造·鏈接世界”的主題格外醒目。藍白主調的燈光下,流暢線條勾勒出未來感空間,與機器人、航空電子、商業航空、核醫療、磁性材料和電機5條特色產業新賽道的展品交相輝映,打造出沉浸式科技體驗場。
走進這里,動態場景處處引人駐足:
?天鏈人形機器人“T1pro”、它人M2pro商用清潔機器人等動態演繹產品的機器人特色產業展區圍滿了參觀者;
?長虹主/APU蓄電池組、九洲照明系統、九洲空管系統等核心產品形成全鏈條場景的航空電子特色產業展區吸引專業客商駐足交流;
?實體展示長虹FLASH放療系統、中廣核質子治療系統、玖誼源醫用回旋加速器等核醫療領域高科技標志性產品的核醫療特色產業展區引發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濃厚興趣……
五天展期,長虹、九洲、天鏈機器人等21家企業攜60余件硬核科技產品組團登場,從基礎材料到終端應用,從核心部件到系統方案,全面鋪開綿陽優勢產業的“全景圖”。“新意”迭出的展示,讓綿陽館始終人氣高漲,也印證著這座城市產業鏈的獨特吸引力。
“綿陽企業的技術創新不是單點突破,而是形成了從基礎材料到終端產品的完整鏈條。”北京市民張蘇偉參觀完后顯得有些意猶未盡。他最感興趣的就是機器人,剛剛和工作人員交流后才知道,原來機器人已經是綿陽人工智能產業的優勢領域和主攻方向,不僅已基本形成涵蓋關鍵零部件、整機制造、場景應用的全產業鏈條,還擁有兵裝58所、天鏈機器人、樂聚機器人3家本體制造企業和長虹、九洲等10余家關鍵零部件企業。“從‘零件’到‘整機’再到‘場景’,一環扣一環,太扎實了!有機會一定要去綿陽看看。”
“原來綿陽藏著這么多先進制造業的‘硬家伙’!”北京大學學生孫瑞笑著說自己是“看熱鬧的外行”,卻被核醫療展區的長虹X-FLASH放療系統深深吸引,“工作人員說這項技術能用‘秒級治療’突破傳統放療的局限,對深層腫瘤治療是重大突破。這種從‘不可能’到‘可能’的創新,太讓人震撼了。”
延 “鏈” 拓視野
全球對接釋放 “綿陽引力”
鏈博會不僅是成果展示臺,更是全球產業鏈的“對接窗口”。對綿陽企業而言,這里是技術走出實驗室、產品邁向大市場的“加速通道”,讓綿陽的技術優勢與全球市場需求“一鍵匹配”。
成立于2023年的它人科技,作為國內商用機器人研發生產領域的佼佼者,深耕低速無人駕駛技術,并具備強大的定制研發生產能力,其商用清潔機器人產品具備智能導航、自主避障、動態調度、自動充電、自動加注清水、自動排污等功能特點,能在人流量大的復雜場合高效清潔,陸續接到多個來自海外的項目訂單。
“前不久剛和美國的一個客戶簽約了450萬美元的訂單。同時,國內的一些醫院、學校、工廠、交通樞紐都在與我們開展合作。”四川它人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經理曹家瑞說,通過鏈博會“鏈”接全球,有望加快與上下游伙伴協同發展,構建更好的產業鏈生態,為產業鏈注入新的創新活力。
“很榮幸作為綿陽代表企業參會,能與產業伙伴鏈接全球,共同推動產業發展。”四川九洲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李玉琴說,企業這次參展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擴大了全球“鏈”友圈,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能與全球供應鏈領域的同行進行深度的交流,了解最新的動態與技術趨勢,拓展新的供應鏈合作渠道。
同行之間的“良性競爭”同樣動人。
四川天鏈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僅是展示平臺,更是同行切磋的“智慧場”,各家從事機器人制造的企業可以互相參觀對方的產品,了解同行產品的特點,啟發未來研發的方向,并且同行之間也可以“互為供應”。“雖說都是同行,但中國這么大,世界這么大,不可能有一家企業能消化完所有的客戶需求。良性競爭才是最好的發展方向。”
固 “鏈” 謀長遠
協同共生繪就 “綿陽未來”
鏈博會的深層價值,在于讓產業鏈上下游從“隔空相望”到“握手合作”,讓“單打獨斗”轉向 “協同共生”。綿陽的“固鏈”之舉,正從這里向更廣闊的空間延伸。
開展期間,綿陽館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參觀者——沈陽市貿促會考察團一邊記錄展館內的產業鏈布局圖,一邊與綿陽企業代表深入交流。
“在打造產業鏈方面有很多成型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很多的產業,我感覺我們有很大的合作空間!”沈陽市貿促會黨組書記徐強熱情邀請,期待綿陽企業去沈陽看看,一起把產業鏈做得更粗、更強。
合作的種子,已悄然生根結果。在會期舉行的“投資四川”國際供應鏈合作大會上,綿陽以“新型顯示產業鏈”為主題進行深度推介,全面展示產業政策、發展前景、創新成果與合作機遇,吸引眾多企業關注。
隨后,綿陽市科技城新區與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就北京新石器無人車數據與安全中心項目順利簽約,項目簽約金額8000萬元,擬建設無人車遠程安全、數據標注中心及西南銷售中心,預計5年累計實現營收3.8億元,解決就業人數預計100人。“這不是簡單的項目落地,而是把綿陽納入了智能網聯汽車的全國供應鏈體系。”科技城新區相關負責人說。
事實上,這樣的“走出去”與“引進來”,早已是綿陽的常態。今年以來,綿陽市貿促會積極搭建經貿平臺,先后組織50余家企業參加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成都汽配展、重慶消博會等境內外重點展會,以及泰國——中國木薯商務對接會等經貿交流活動13場,為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架起“金橋”。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以‘展’為媒、以‘會’為橋,積極助力企業覓商機、搶訂單、拓市場,全力服務綿陽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匯聚強勁動能。”市貿促會負責人表示。
展廳內的燈光漸暗,鏈博會的余溫仍在持續。
從機器人的靈活關節到核醫療的精準射線,從航空電子的精密芯片到顯示面板的流光溢彩,綿陽在鏈博會上展現的,不僅是科技硬實力,更是開放合作的誠意。
“鏈”綿不絕,是產業鏈的韌性生長;一起向未來,是這座科技城的堅定承諾。在全球供應鏈重構的浪潮中,綿陽正以“共贏鏈”的姿態,邀世界共赴一場創新與合作的盛宴。
(涪江觀察記者 鄧勇 朱博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