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記者走進綿陽市航空與燃機配套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眼前是拔地而起的嶄新廠房和日漸完善的配套設施,工人們忙碌穿梭,正在進行最后一棟建筑的裝飾裝修及園區內景觀綠化和機電施工等工作,預計9月底完成所有裝飾裝修及配套設施建設工程。
作為四川省重點工程,該項目立足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高新技術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園區。
“項目總體進度在按計劃正常推進,近期高溫,我們將室外作業時間調整為上午10點以前和下午5點以后,增加機械和人員錯峰作業,作業機械增加到62臺,作業工人目前460人,每天按時發放防暑降溫藥品,全面保障年底竣工交付。”該項目生產經理李元平介紹。
記者獲悉,綿陽市航空與燃機配套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期)計劃總用地面積約798畝,總投資為49億元,包含無人機研發中心、低空飛行保障及應急救援裝備研制中心、中小型分布式燃氣輪機研發中心等。依托中國航發渦輪研究院在航空與燃機產業擁有的科研優勢、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和產業鏈優勢,讓優勢產業在這里聚鏈成群、發展壯大,全面提升產業鏈的韌性和競爭力,積極構建航空發動機研發和生產制造生態圈。
“目前,該產業園已簽約北京航天三發、四川文隆、航天瑞萊等13家企業,預計2025年我們的產業園就能夠交付企業使用。”游仙區航空與燃機產業招商引資青年突擊隊副隊長林有虎介紹。
項目全面建成后,2027年產業規模預計將突破80億元,未來五年帶動超百億的產值,吸引超百家上游企業。同時,會整合國內研發資源,加速國產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的自主研發和生產制造,構建“鏈主企業+配套企業+創新團隊”的生態圈,通過共享實驗室、供應(鏈)協同等,幫企業降低研發成本,提升整體競爭力。到2030年力爭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航空與燃機產業基地,打造世界一流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產業集群。
(梁靄彬 涪江觀察記者 周鈺 李媛媛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