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綿陽市第六批先發帶后發結對幫扶壤塘縣工作隊聚焦壯大村集體經濟這一關鍵,邀請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為綿陽援建干部、當地干部和村集體經濟負責人進行專題授課。
近年來,工作隊立足壤塘資源稟賦,精準對接發展需求,在多個聯系村幫助培育了一批特色鮮明、效益良好的集體經濟項目,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提供綿陽支持。
為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
◆2023年,工作隊先后建設村集體經濟項目9個,總投入2255萬元,一系列集體經濟項目啟動實施。
◆2024年,工作隊在吾依鄉壤古村投入幫扶資金1460萬元,幫助建設壤古溫泉及其周邊旅游設施,同年實現營收52萬元,人均增收170元,增幅達56.9%。
◆2025年,工作隊投入幫扶資金50萬元,幫助壤塘鎮壤塘村完善縫紉工坊集體經濟設施。2025年上半年,該村縫紉工坊集體經濟完成訂單120萬元,吸納周邊群眾靈活就業達160余人,讓群眾在家門口實現“指尖增收”。
與此同時,工作隊還結合各聯系村產業特點,因地制宜實施產業幫扶——
◆在吾依鄉松得村,工作隊投入500萬元全力打造精品民宿和周邊人居環境整治,現階段10戶精品民宿及25戶人居環境整治已經全面完工。
◆在南木達鎮阿加村,工作隊投入50萬元支持該村整合石刻技藝資源,新建石刻工坊,讓古老的石刻技藝煥發出新的經濟活力。
◆在崗木達鎮達日村,工作隊投入45萬元,支持黑青稞糌粑廠的擴建以及辦理3C認證,項目建成后預計收益增幅達100%,帶動本村10余人長期穩定就業。
◆在石里鄉中大石溝村,工作隊投入10萬元實施集體經濟發展補短項目,升級木耳、蜂蜜等農特產品包裝,提升農特產品市場競爭力,當年實現增收2.35萬元。
除了以項目帶動集體經濟發展,工作隊還致力于消費幫扶,進一步打開壤塘農特產品銷售市場。2025年1月,隨著綿陽上馬故事商業街壤巴拉線下店的正式運營,以及以“壤塘好物·品味自然”“暢飲壤巴拉·醉美上馬街”等主題活動在綿陽拉開帷幕,工作隊消費幫扶模式從以往的單一產品營銷,逐步走向“線上引流+線下體驗+預售聯動”三維營銷模式,預計年銷售壤塘農副產品突破800萬元(含體驗店銷售和綿陽消費幫扶采購訂單),力爭為壤塘縣培育新增規上企業1家。
一直以來,綿陽援壤工作隊始終將項目資金精準滴灌到發展關鍵處。通過持續的投入,有效解決了項目啟動和發展的資金瓶頸。各集體經濟項目也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就業、技能培訓、直接分紅等多種方式,讓當地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據統計,近年來工作隊重點聯系的集體經濟項目,已累計帶動超500人次的當地農牧民就近就業,累計發放勞務報酬和分紅超300余萬元,有力促進了群眾增收,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實力,為壤塘縣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馬超 涪江觀察記者 王澤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