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8月18日,由蜀道鐵路投資集團主導投資的綿陽至遂寧至內江鐵路(簡稱“綿遂內鐵路”)綿遂段建設傳來好消息,工程進度再度刷新,兩大重難點工程取得關鍵突破。
蔣家溝特大橋連續梁首個0號塊成功澆筑
作為綿遂內鐵路項目的重難點工程之一,蔣家溝特大橋連續梁首個0號塊混凝土近日順利完成澆筑,這一關鍵節點的達成,標志著大橋正式進入上部結構掛籃懸臂施工階段。
蔣家溝特大橋坐落于遂寧市大英縣境內,全長560.55米,主跨采用(60+100+60)米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設計,需跨越遂寧至大英快速通道,施工技術要求高、難度大。
本次澆筑的“0號塊”位于主墩墩頂,是大跨徑連續梁橋分節段懸臂施工的首個核心支撐單元,其結構長12米、重量達1065噸,施工中需一次性完成402立方米混凝土的對稱泵送澆筑成型。
為保障澆筑作業順利推進,項目團隊提前謀劃,一方面積極協調外部資源、優化施工組織方案、強化全流程安全管控,另一方面選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并對澆筑、養護等環節實施精細化工藝管控,多舉措并行推動工程建設提速提效。
筆架山隧道順利進洞
同日,綿遂內鐵路筆架山隧道也順利實現進洞施工,標志著該隧道工程正式進入實質性開挖階段。
該隧道位于遂寧市船山區,全長135米,為單洞單線隧道。施工過程中面臨多重挑戰:隧道地質條件復雜,圍巖等級為Ⅴ級,同時需應對洞口淺埋段雨季進洞風險、緩傾軟質巖層開挖難題,還要防范淺層天然氣等有害氣體影響,且隧道出口臨近燃氣管道,安全管控壓力巨大。
為攻克上述難題,綿遂內鐵路公司主動靠前協調,指導施工單位針對性制定解決方案,通過搭建完善的洞口防護體系、嚴格控制開挖步距、加密監控量測頻次等系列措施,確保隧道安全順利進洞。
綿遂內鐵路建成后,將進一步織密川渝地區區域交通網,推動成都、綿陽、遂寧核心城市“半小時通勤圈”,同時將結束三臺縣、射洪市不通高鐵的歷史,極大便利沿線群眾出行。此外,這條鐵路還將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注入強勁交通動力,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李敏 涪江觀察記者 唐甜 唐云峰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