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綿陽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十條政策(修訂)》(以下簡稱“科創十條”)。
迭代升級的“科創十條”,可謂是條條干貨。綿陽發布修訂版“科創十條”,重點圍繞創新鏈各關鍵環節亟需突破解決的瓶頸問題,進一步完善科技政策支持體系,激發創新動能、提升創新能級,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
綿陽迭代升級“科創十條”的原因何在?
哪些政策出臺具有突破性?
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和企業、以及創新平臺
政策有效銜接,全面激發創新活力
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前提。但是資金往哪兒投?政策出臺的邏輯和重點至關重要。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透露,為做好政策銜接,持續完善科技創新支持體系,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對“科創十條”試行情況做了全面評估,廣泛開展調研,多次與科研機構、企業等創新主體座談,充分征集各方面意見建議。結合當前科技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并借鑒其他先進地區的經驗,最終制定了這次修訂版的“科創十條”。
修訂版“科創十條”與試行版相比有何變化?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透露,重點在有兩個“不變”,一個“變”——
兩個“不變”——核心思想不變,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把推進科技與產業融合作為重中之重。目標不變,就是要持續提升中國(綿陽)科技城的創新能級,加快建成國家科技創新先行區。
一個“變”——理念轉變,由原來注重“評得上”轉向強調“干得好”,更加注重實際成效和體系建設。
關鍵在于打好支持科技創新政策“組合拳”。翻看修訂版的“科創十條”發現,政策從支持創新平臺建設、支持創新主體培育、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成果本地轉化、支持創新生態優化五個維度,力促創新發展。
聚焦關鍵環節,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科技成果轉化是連接科技和產業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環節。近年來,綿陽一直把提升成果轉化能力作為重點,不斷完善政策和服務體系。以常態化舉辦“創新金三角·智匯科技城”成果對接活動為例,已累計開展28場,發布700多項科技成果,2024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了200億元,連續三年翻番。
如何釋放政策“紅利”?此次修訂版“科創十條”,不僅解綁限制科技成果轉化的“粗繩子”,還以具體舉措精準解除束縛科技成果轉化的“細繩子”,助力科技成果提速轉化,有力支撐“587”產業建圈強鏈。
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光涉及科技成果的供給方、需求方以及連接供需雙方的中介機構等多元主體,還涉及人才、技術、資本等多種要素,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等多個環節。
“對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環節‘扶一把’‘推一程’,可以有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進程。”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這次選擇中試平臺、技術交易市場、科技服務業和創新券這4個方面作為發力點,對‘科創十條’進行升級。”
記者發現,修訂后的政策對省、市級中試平臺都會按后補助方式予以支持,累計疊加最高可達700萬元;在企業開展技術交易方面,將拿出真金白銀支持購買儀器設施共享、概念驗證、中試熟化、檢驗檢測、高性能算力服務以及技術經理人培訓等服務。
“科創十條”修訂版將于今年10月5日正式生效,屆時市科技局將根據各項措施的實際推進情況,及時啟動資金申報工作,讓企業盡早享受到政策紅利。“我們將聯合相關部門強化政策執行能力,盡快出臺配套實施細則,加快政策落地。”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同步還將加強宣講服務,提高政策知曉度、落實精準性。
釋放政策紅利,服務創新主體需求
“科創十條”政策完成修訂,進一步突出對中試研發平臺建設、科技服務提升與金融賦能的支持,也受到創新主體的廣泛關注。
中國(綿陽)科技城中試服務公共平臺作為推動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自2024年9月上線以來,持續開展“挖礦尋寶”活動,引入優質中試資源,推動包括“脈沖高能量電子加速器在線檢測系統”在內的多項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
綿陽科技城科技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朗淋表示,“科創十條”在中試研發體系、服務能力建設、科技金融等關鍵領域提供有力支持,為平臺整合資源、提升服務能力提供了政策保障。
政策導向的轉變,也讓朗淋看到了新的發展機遇,“首先是提升中試系統化服務能力,引入更多中試服務機構,并強化金融支撐,用好1億元中試基金和5000萬元‘先投后股’資金池;其次,是推進成渝綿中試生態圈建設,構建‘政產學研金用服’協同體系,舉辦資源對接與路演活動;最后是加強與高校、企業合作,共建中試項目庫和高端智庫,聯合開展項目篩選與攻關,推動更多科技成果產業化。”
四川九州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曾受益于原“科創十條”政策,在企業研發費用補助、科技合同補貼等方面獲得支持。“在政策引導下,我們成功獲批四川省數據通信終端中試研發平臺。”公司總工程師孫銳表示,新修訂政策加大中試平臺獎勵力度,期待借此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的交流合作,推動更多前沿科技成果落地。
面對新機遇,四川九州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從團隊建設、對外合作和硬件提升三方面發力:擴建專業中試團隊,加強高層次人才引育;聯合科研機構與高校共同開展中試研發;升級實驗與檢測設施,提高復雜高端中試任務的承接能力,為行業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提供堅實支撐。
“科創十條”的迭代升級,正推動綿陽加快構建全鏈條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構建科技產業協同創新生態,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綿陽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強勁動能。
(記者 郭若雪 尹秦 王澤宇)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