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頤和園天高云淡,景色宜人。近日,不少市民游客在昆明湖南岸散步時發現,從南如意門至西門沿線的主路景觀經過精心改造,已經煥然一新。
頤和園昆明湖南岸,多處區域補植了鄉土地被植物,湖畔增種了低矮灌木,高大喬木也進行了細致的修剪,植被層次更加豐富,生態性與觀賞性同步提升。新鋪設的園路、預留的觀景平臺以及沿途增設的休息座椅,為游客提供了更多便利與休憩選擇。
據了解,園方在改造中特別注重視廊貫通,通過疏減過密植株、修剪影響視線的枝葉,增加了景觀的通透性,恢復了6條重要觀景視廊。如今園內佛香閣、南湖島、西堤等著名景點一覽無余。
此次昆明湖南岸還新增了30套座椅和3處觀景平臺,滿足游客休憩需要,同時園方還依據歷史文獻還原了昆明湖南岸的文化意境,實現了生態修復與文化傳承的雙重效益。
頤和園園林科技科科長趙曉燕介紹,為還原歷史景觀,設計團隊深入研究了清代樣式雷圖檔、弘旿《都畿水利圖》等歷史文獻,并從繡漪橋東側“春敷”、西側“秋澹”的題額意境中汲取靈感,精心挑選園林植物品種,增加了觀花、觀果和秋色葉樹種,沿步道增加宿根花境和雨水花園,再現南岸開闊疏朗的歷史風貌的同時,進一步提升整體景觀效果。
據頤和園副園長王樹標介紹,此次改造是頤和園持續推進生態修復與優化游覽體驗的重要舉措,旨在更好地傳承與保護北京歷史文化遺產這張“金名片”。通過增強植被多樣性、完善便民服務設施,項目有機融合了皇家園林的歷史風貌與現代功能需求,不僅有力助推北京花園城市建設,也為廣大市民游客營造出更為優美、舒適、便捷的游覽環境。(記者 代麗麗)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