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記者走進四川九洲線纜有限責任公司的智能化生產車間,一幅現代化工業圖景躍然眼前:自動化設備高速運轉,機械臂精準作業,特種線纜產品源源不斷下線,電子大屏上實時更新的生產數據,生動展現著這家老牌線纜企業通過智能化改造煥發的新活力。
“這臺16頭在線連續退火拉絲機是我們的‘明星設備’。”九洲線纜電力能源事業部副總經理劉飛指著車間正在運轉的設備介紹,“通過智能化改造,實現了從單根拉絲到16頭同時拉絲的跨越,生產效率提升20倍以上,大幅提升了訂單交付能力。”
智能機械臂
在安裝線纜生產區域,兩臺長達10余米的智能化設備格外醒目。從絕緣擠出、產品定型到成圈,最后通過智能機器人手臂將成品整齊碼放,整個流程一氣呵成。“這是我們去年3月引進的智能機器人系統。”劉飛說:“現在整條生產線只需1—2名工人管理,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生產效率還提高了50%以上,產品品質也更加穩定。”
在企業的數據管理中心,記者看到,從原材料入廠到訂單交付,整個生產流程的實時狀態都清晰可見。通過MES系統的深度應用,九洲線纜實現了生產計劃智能排產、設備狀態實時監控、質量數據全程追溯、物流配送精準調度等生產全流程的數字化管控,為企業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智能制造不是簡單的機器換人,而是通過數字化手段重構生產體系。劉飛表示,近年來,公司累計投入5000余萬元進行智能化改造,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也讓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可靠。目前,公司正在籌建新的智能產線,預計投產后將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
九洲線纜通過“智”造升級跑出發展“加速度”僅是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的縮影,根據計劃,該區明確7個具體目標、13項重點任務、5條實施路徑,統籌引領全域“智改數轉”,全覆蓋組織數字化診斷,聯合華為、移動、聯通、電信等“智改數轉”服務商完成108戶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診斷工作。
短短一年間,京東方高端模組數字產線建設項目、電力電纜數字化車間建設項目等15個項目納入2024年四川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項目,65戶企業通過實施“智改數轉”項目、使用“小快輕準”解決方案等方式自主實施數字化轉型,多個案例成為全國、全省標桿。同時,加快建設科技城制造業“智改數轉”融合促進中心、華為(綿陽)“智改數轉”賦能中心、360人工智能協同安全產業基地,鼓勵長虹智能制造產業園等建設數字化智慧標桿園區,打造出代表性“鏈式”轉型典范。
(記者 唐甜 蔣成林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