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為推動高層次專家智力資源與綿陽科技城特色領域及“587”產業體系深度融合,近日,“高層次專家賦能高質量發展活動——專家成長遞進培養與交叉學科搭橋聚智行動”在綿舉辦,來自核技術、教育、文旅、醫藥衛生、農業、工程技術等領域的120余名頂尖專家、學者及行業代表齊聚一堂,圍繞人才培育、學科交叉與產業創新展開深度研討。
此次高層次專家賦能高質量發展活動由市人社局舉辦,旨在通過“遞進式培養”和“跨學科協作”雙輪驅動,讓專家為綿陽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提供智力支撐,后期還將舉行主動一線展才亮智、破解產業難題獻智、交叉學科搭橋聚智、揭榜發榜柔性引智、專家成長遞進培養育智五項行動。
活動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團首席專家胡石林以“穩定同位素的應用”為題作科研交流,建議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推動同位素技術產業鏈與區域經濟深度融合;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教育領域專家何云竹圍繞“扎根幼教沃土,綻放專業之光”展開分享,提出“以實踐賦能教育、辦影響幼兒一生的童年花園”的理念;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醫療領域代表杜小波則以“遵從心之所向,才能無愧于心”為主題,鼓勵年輕專家將個人理想融入城市發展,用智慧汗水澆灌事業沃土。
在分組討論環節,與會專家圍繞醫藥衛生、核技術應用和新質生產力、農業技術和教育文旅五大領域展開分組研討,聚焦行業痛點與創新路徑,呼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閉環發展。
人工智能、核醫療健康均是綿陽重點布局的產業方向與優勢產業之一。如何進一步推動兩者深度融合?記者從會上獲悉,綿陽市中心醫院與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四川天鏈人形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領域各具優勢,已在會上達成進一步對接溝通意向,未來將共同助力綿陽生物醫藥產業升級,以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記者 彭紫薇 王澤宇)
編輯:譚鵬